"马向阳下乡"青岛歌剧再升"红日" 下周三约起来

2018-03-30 09:1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马向阳下乡记》剧照。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礼智

  最近一段时间,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红透了半边天。这份荣耀不只属于这部剧,对青岛市歌舞剧院也意义重大。因为,岛城已经几十年没有排演歌剧了。为此,可谓“集全院之力”。“一部歌剧给一个院团带来了变化,给演员带来了自信”,青岛市歌舞剧院董事长张乐群说。

  >>>曾经辉煌

  因一轮“红日”一举成名


  1959年,青岛市歌舞团(青岛歌舞剧院前身)开始筹建,筹建之初业务定位就是“以演出大型歌剧为主,歌舞节目为辅的专业艺术院团。”筹建工作由来自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导演胡克杰负责。1960年7月1日,《柯山红日》公演,青岛自己的歌舞艺术团体首次演出大型歌剧,在岛城引起轰动,从演出前的一票难求,到演出后的收获盛赞,都让青岛市歌舞团“一举成名”。

  从1960年到1966年,青岛市歌舞团排演了《柯山红日》《两代人》《刘三姐》《红霞》《刘胡兰》《江姐》《红灯记》等大型歌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市歌舞团的歌剧演出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演出场次达到了几千场。在1985年的记录里,“歌剧演出397场。收入22万余元,观众44万人次。”青岛歌剧在全国文艺队伍里名列前茅。

  >>>复兴之路

  “马向阳”让剧院凝心聚力


  2017年7月27日,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开排仪式在青岛市歌舞剧院举行。作为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之一,“马向阳”创排工作备受重视,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强调“做好《马向阳下乡记》的创排工作,要明确民族歌剧的定位。”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曾总结道:“我们已经有几十年没创作演出过歌剧了。这次创排《马向阳下乡记》,对歌舞剧院来说是一件喜事,但也是一件难事,因为从已经几乎荒芜的领域重新起步困难重重,可以说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017年8月30日,在青岛大剧院,青岛的观众与全国业内专家、人士,一同见证《马向阳下乡记》的首演,掌声雷动,好评如潮……从《柯山红日》到《马向阳下乡记》,从青岛歌舞团到青岛市歌舞剧院,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17年,青岛歌剧,又回到大众视野。

  “一部歌剧给一个院团带来了变化,给演员带来了自信。”张乐群说,《马向阳下乡记》不仅具有传承中国民族歌剧、展示精准扶贫的意义,也是凝聚院团的一个契机。

  张乐群形容这一次为了排好这部歌剧可谓“集全院之力”,歌舞剧院除歌舞团之外的六个团——现代乐团、吕剧团、曲艺团、合唱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全部上阵。这股子凝聚力,使得整个剧组团队思想觉悟高,向心力强,凝聚力强,组织纪律强,保证了《马向阳下乡记》顺利高效的排练。“全体演员更是铆足全力投入排演工作,演出水平较首演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同事在这一轮排演期间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拔了吊针就赶到剧场继续合成排练。”剧组演员部负责人、剧院副总经理葛军总结。

  >>>勤学苦练

  做饭走路刷牙时都在练习


  剧中丁秋香的扮演者刘红是一名吕剧演员,这次却让她唱歌剧,可把她难为坏了,“我能胜任吗?”刘红一直这样问自己,虽然都是唱,但一个是吕剧,一个是歌剧,“两者的发音方法截然不同,吕剧的发音位置比较靠前,而歌剧是用胸腔共鸣脑后发音。一切都要从头学,院里给我们请了声乐老师。开始的时候找不到位置,心里很着急,每天下班回家都在琢磨,做着饭也在练,走着路脑中也在想,刷牙的时候也在哼哼。”女儿都发现她有点不对劲,“她看着我天天在唱,说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好在家人都非常支持,老公一直给刘红打气,“我也打过退堂鼓,老公就鼓励我说不要辜负领导信任,你就挑战一次。”经过勤学苦练,刘红甩掉包袱终于融进了“马向阳”这个剧中。

  青岛市歌舞剧院音乐总监、交响乐团指挥黄炎佳表示,为原创歌剧伴奏,更有难度,“经典歌剧的演奏都是按部就班。但原创歌剧是在修改创作中不断变化,对乐团要求更高。”2017年7月底,黄炎佳就与演奏员们“备战”《马向阳下乡记》,进组合乐之后更是每天排练10个小时以上,高强度的排练演奏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完美完成歌剧演奏。60多人的团队,30多岁的平均年龄,在张乐群看来,交响乐团演奏员们是“可爱的孩子”,“艺术院团改革后,多种方式的签约制度,激活了年轻演员的主动性,我们给他们平台展示,而这些可爱的孩子都有对艺术执着的热情。”

  ■相关新闻

  “马向阳”下周三约起来

  惠民票价回馈岛城观众


  4月4日,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演的《马向阳下乡记》将在人民会堂上演,该场演出为惠民演出,岛城观众最低50元就可以进场观看。“虽然票价惠民,但现场是A角演唱,保证演出高水准。”张乐群告诉记者,因为《马向阳下乡记》在岛城形成了口碑效应,很多观众都在打听“哪儿能看”,剧院特别把该剧放进青岛演艺集团惠民院线演出,以低票价回馈家乡观众。

  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表现亮眼,继而揭幕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青岛的《马向阳下乡记》在全国大舞台已经有了两次不俗表现,19日、20日,该剧载誉归来,在人民会堂连演两场,青岛市多位领导以及七十多位“第一书记”,一起观看了此剧。张乐群介绍,该剧获得了市领导们的一致认可,“市里要求我们继续打磨,到省里演出,去全国巡演,把《马向阳下乡记》推介出去。同时也让该剧下基层演出,这也是文化惠民的一个方向。”张乐群介绍,此次演出也是该剧下乡演出之前,为市区观众提供的惠民演出,票价定为50元、80元、100元、120元,而持有文化惠民演出消费联名卡的观众,可以使用该卡购买门票,享受折上折。“观众们可以用政府的文化补贴来观看《马向阳下乡记》,满足大家对歌剧的需求。”张乐群表示,本场演出之后,《马向阳下乡记》还会走进乡村,进行文化扶贫演出,让更多老百姓现场观看这部岛城本土原创民族歌剧。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