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林里寄相思 两位器官受捐者的清明节(图)

2018-04-06 07:5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福宁园奉献林专为青岛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而设,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有社会各界人士来此为捐献者敬献鲜花,表达哀思。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付晓晓

  2010年初,青岛成为全国首批器官捐献试点城市,并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根据青岛红十字会登记信息,截至2018年3月,全市已登记捐献志愿者4000余人,成功捐献遗体766例、捐献器官482例、捐献角膜812例,救治器官衰竭者1500余名,让1600余名角膜致盲者重见光明。

  清明节这天,张佳颖来到福宁园,在奉献林纪念墙前面放了一束鲜花。两年前,她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捐献者的名字就刻在这面墙上,虽然她并不知道是谁。

  福宁园奉献林专为纪念青岛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而设,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迎来大批祭奠者。遗体器官、角膜捐献施行匿名原则,受捐者无法找到捐献者,奉献林成为他们哀思的寄托之地。

  绝望与重生

  2015年6月,张佳颖被查出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转肝硬化,经过了近半年时间的治疗之后,医生建议她换肝。最终用时4个月等来匹配的肝源,2016年3月,张佳颖在青大附院做了肝脏移植手术。

  张佳颖今年37岁,如果不是两年前的那场手术,也许她的生命会半途夭折,无法再看见今天的太阳。肝脏移植于她而言,无异于一次重生。“因为当时还很年轻,活下去的渴望非常强烈。”术后一年,张佳颖回归工作岗位,到现在,她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生活秩序也随之恢复了正常。

  刘林升在2009年9月被查出患有肝癌,那年他47岁。“一开始的时候觉得没有太大希望了,看到身边同样得了这个病的人没有活得时间长的。”尽管对自己的病情并不乐观,抱着生的希望,刘林升还是在青岛、北京、上海辗转求医,但是身体状况一直没有太大好转。

  求医过程中,刘林升结识了很多病友,长达两三年里,不断有病友去世的消息传来,每次他都为自己的命运暗暗担忧。

  2012年6月,他到解放军401医院就诊,获知肝脏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于是,他开始等待肝源。其间,刘林升的病情急剧加重,腹水严重,吃不下饭。他做了最坏的打算,“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就让家人把父母接来见最后一面,也把后事都安排好了。”幸运的是,就在刘林升几乎绝望的时候,他等到了匹配的肝源。

  刘林升清楚地记得,有肝源的消息传来是在2012年7月30日晚上7点。“医生原本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听说有肝源了,立刻折回来做手术。”手术持续了将近20个小时,刘林升被推出手术室的时候,已经是7月31日傍晚。

  肝脏捐赠者让刘林升的生命得以延续。他病中难受得要命,手术过程中排出的腹水多达十斤重,“术后立刻觉得肚子里舒服了,第二天就下地了,半年时间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刘林升说,“每天醒来我都在想,多亏了捐赠者,让我重获新生,不然我没办法像这样一天天地生活下来。”

  感恩与回馈

  病愈之后,张佳颖的性情、生活态度和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把当初患病的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之前工作很拼,经常加班,也经常熬夜,压力很大,脾气也不好,很容易生气。”术后两年,张佳颖慢慢把自己的情绪和生活节奏都放缓了,“在健康面前,其他都是不值一提的。”

  以前几乎不运动的张佳颖开始喜欢上运动了,并从中获得了很多能量。每当身体自如地活动起来,她都会想,“我肝脏的捐献者可能也喜欢运动吧,他应该是一个很积极、很有正能量的人吧,也许我的一些变化是他带给我的。”在张佳颖看来,这是她和捐赠者之间一种奇妙的联结。

  按照国家规定,遗体器官、角膜捐献须遵守匿名原则,受捐者无法知晓捐赠者信息。对于捐赠者,张佳颖充满感恩,也充满好奇。她不止一次地想象对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止一次地试图寻找线索,想知道对方是谁。她问过自己的主治医生,找过青岛和北京的器官移植中心、红十字会,对方都不予透露。

  “我想找到这个人,当面向他的家人表示感谢,也真心想知道他家人是否需要帮助,有没有什么是我能为他们做的。”张佳颖说。

  刘林升也曾几次三番地打探捐赠者的信息,均未果,只是从当年的媒体报道中知道,对方是一位姓陈的男性,60多岁,因车祸去世。从此,他把捐赠者称为“陈大哥”。

  无法找到恩人,爱护自己的身体被器官被受捐者视为对捐赠者最大的尊重。“现在的生活越美好就越感谢陈大哥,一想到他的肝脏留在了我的身体里,对它就更加地珍惜,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地呵护它。”刘林升说,作为一种回馈,他和几个家人也签署了器官捐献协议,“希望将陈大哥的这份大爱继续传递下去”。

  祭奠与追思

  4月5日清明节,张佳颖在福宁园奉献林的纪念墙前放了一束鲜花,以生命的名义,祭奠给予她新生的那位无名的捐赠者。虽然她不知道捐赠者是谁,但她知道那个名字一定刻在上面。

  张佳颖也参加了青谊之家的集体祭奠。青谊之家是青大附院成立的青岛移植随访及康复指导中心、青岛移植受者联谊会,在这个移植受者的交流园地里,集体祭奠活动会定期举行。除此之外,张佳颖觉得,奉献林是无论如何要单独来一趟的。

  福宁园奉献林专为纪念青岛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而设。在奉献林的纪念墙、电子纪念屏和319块墓碑上,所有捐献者的名字无一遗漏。每年清明节前后,奉献林都会迎来大批祭奠者。

  3月30日,刘林升在奉献林参与了一场对青岛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的集体祭奠。在这场由青岛红十字会组织的祭奠仪式上,器官移植康复者、捐献者家属、医护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为捐献者敬献鲜花,表达哀思。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弯着腰,一行行遍读纪念墙上的名字。一个年轻女孩双手合十,对着纪念墙深鞠一躬。一位手提鲜花的老人,在一个名字旁贴了一只千纸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聚在这里,共同祭奠奉献者的魂灵。

  刘林升还有他自己的祭奠方式。7月31日,也就是他做完肝脏移植手术的那天,成为他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每到这天,他把家人聚在一起,做些好菜,摆上鲜花,举行一个简单的纪念仪式,纪念自己的新生,也追思他的陈大哥。

  “陈大哥,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希望你在天堂里过得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刘林升每年都重复着同样的话,而满载敬意与感恩的哀思与祈祷不止在此刻发生,它发生在每时每刻。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人名均系化名)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