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先打掉污染"保护伞"

2018-04-19 08:5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王学义

  决不能任由某些人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恶化地方政治生态,危害百姓生命安全。而污染后的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只有真正让法律落到实处,才能让农村和谐秀美,才能给百姓一份满意的答卷。

  4月17日晚8时,央视播出《污染大户身边的“黑保护”》,曝光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山西三维集团违规倾倒工业废渣,排放工业废水,对沿途村庄百姓带来很大危害。18日,临汾市委、市政府紧急成立刑事调查专案组赶往洪洞县,目前,涉事2名村干部已被依法行政拘留15天。山西环保厅回应称,将从严从快查处非法排污企业。(4月18日新华社)

  作为上市公司的山西三维集团,竟然如此肆无忌惮地排污,令人愤慨。浓浓的白色废水排入汾河,灰色的废渣漫山遍野,倾倒工业废物的巨型大坑挖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农田被毁、家园被污染、生活环境被破坏,村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到了无法呼吸的境地……更为荒诞的是,工业废渣排放地的某些村干部,竟明目张胆地为污染企业“站台”,即便他们误认为记者是“环保部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因此收敛,还要将记者“扣留当人质”。当地村民举报,轻则被口头警告,重则受皮肉之苦,和记者说过话,都担心遭受打击报复。

  在国家加大环保整治力度,打造绿水青山的今天,在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的当下,这样的一幕显然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新环保法一直被称为“史上最严”“长牙齿”的法律,至今已实施三年多。其中明确规定,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计罚,防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这让很多地方官员和企业心存忌惮,整体上也收到了不错的成效。但在三维集团排污的问题上,法律的“牙齿”何在?

  报道中,洪洞县环保局一位副局长口口声声称村民“活该”。三维集团往村庄里倾倒工业废渣的事他十分清楚,他的逻辑是,因为村委会干部拿了钱,有了协议,所以洪洞县环保局就不该插手。这是一种怎样的逻辑?恐怕也正因为存在这种逻辑,才有了“年年查处,常常整治”,但污染从未停止且日益猖獗的恶果。

  舆论风暴中,临汾已成立刑事调查专案组,将结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企业、村干部、环保主管部门的涉环、涉恶、涉黑进行调查。涉事的2名村干部被依法行政拘留。这样的行动是当地老百姓所盼望已久的。对相关问题必须进行彻查,需要看到,形成如此大规模的污染,恐非个别“村霸”一手遮天所能导致的。决不能任由某些人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恶化地方政治生态,危害百姓生命安全。

  18日晚间,生态环境部表示采取措施,联合山西省人民政府进行挂牌督办三维集团环境违法事件,并会同证监会对三维集团进行上市公司联合惩戒。一系列调查和追责已在路上,这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另外,污染后的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只有真正让法律落到实处,才能让农村和谐秀美,才能给百姓一份满意的答卷。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治污 污染 王学义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