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也能"私人定制" "去产能"日钢这样转型升级

2018-04-25 09:00   来源: 大众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编者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五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即日起,大众网推出“奋力‘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报道,聚焦我省在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经略海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和成就亮点,全面展示山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提出的“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新局面”总要求,奋力走在前列的创新实践,为即将在青岛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奋力‘走在前列’”系列报道①

  炼钢也能“私人定制”!“去产能”之下日钢这样“转型升级”


  大众网记者 樊思思

  作为生产力和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企业竞争力一直是反映企业综合实力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级结果,日照钢铁集团、中国宝钢集团等8家企业被并列评为A+(竞争力极强)等级,位居全国钢铁企业竞争力第一梯队。2017年,日钢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80亿元,实现净利润74亿元,相比去年均实现大幅增长;出口方面,全年出口钢材426.7万吨,出口额22.8亿美元,在全国钢铁行业中位列前两名。在钢铁行业下行压力日益增大的大环境下,日钢集团的成功经验,是山东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也给整个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日钢集团,一窥这家民营钢铁巨头成功转型升级、开辟发展新路径的奥秘。

  传统工艺升级添“牛气”:

  从生产“大路货”转为超薄钢品种钢,别人干不了的我们都行


  走进日照钢铁集团厂区,就像走进了一个微型的小社会,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等一应俱全,上万名日钢工人在这里挥洒汗水,连空气里都充满着昂扬向上的气息。要说最能体现钢厂特色的地方,热轧钢车间肯定算一个。跟着厂区内运输炼钢原料的小火车,大众网记者一行直奔2150带钢工场。

  2150热轧带钢生产线上生产的钢卷,是钢厂最主要的产品之一。所谓钢卷,就是将轧好的长长的带状钢板卷起来,每个钢卷有二三十吨重,钢板厚度则在1.5毫米至25毫米不等。“我们的2150生产线早就告别1.5时代,已经能生产出厚度为1.2毫米的钢板了。”2150带钢工场副主任白少金自豪地介绍。为了应对钢材市场的竞争,日钢集团对这条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升级,2016年开始,1.2毫米厚度的钢板在2150生产线上诞生,当时,这在全国同类钢铁企业中也是不多见的。

  

日钢集团2150带钢工场的热轧带钢生产线。



  

日钢集团热轧带钢生产线上生产的钢卷,厚度可低至1.2毫米,在国内同类企业中达到领先水平。



  除了钢板厚度成功“减肥”,2150生产线的另一大变化是生产的品种钢比例大幅提升,以前占比在25%左右,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已经提高到55%左右。在钢铁行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局面下,这一变化无疑是提高竞争力的一剂良方。板材制造部副部长宋磊是2004年进厂的老员工,他告诉大众网记者,2008年前后算得上是钢铁行业的辉煌时期,钢厂生产出成千上万吨的钢材,只要符合国标、企标,根本不愁卖。到了2011年,市场形势明显发生变化,批量生产的“大路货”只能走低端市场,市场饱和,产能过剩,钢材质量再好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继续生产‘大路货’只能等死,必须生产高附加值的品种钢,才能打出一片新天地。”钢厂转型升级以后,大伙儿都开始琢磨怎么生产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怎么才能更有竞争力,抛开了曾经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工作起来更有激情、更有创造力了。

  “别的钢厂干不了的活,我们能干,其他生产线上造不出来的钢材,我们能造出来。说句心里话,咱凭的是技术过硬的真本事,尤其是其他钢厂的同行来我们厂学习、对标的时候,大伙儿打心眼里觉得‘牛气’,自豪!”宋磊笑着说。

  ESP技术会“变魔法”:

  7分钟内钢水变钢卷,0.8毫米超薄身材进军高端市场


  从2150带钢工场出来,大众网记者直奔传说中的ESP生产车间。与刚才看过的2150带钢工场相比,ESP车间要干净、安静得多,机器、地面上几乎看不到粉尘,噪音也大大降低。“工作环境更好了,占用的土地、能源、劳动力都大大减少了,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不少呢。”冷板制造部ESP轧钢工场主任陈金伟由衷地感叹。

  大众网记者注意到,与传统热轧钢生产线相比,眼前的ESP生产线大幅“瘦身”,总长度不足两百米,比2150轧钢生产线短了一半还不止。个头虽小,其轧钢速度却快得惊人,将热气逼人的钢水从这一头倒进去,只需7分钟,生产线另一头就能“吐”出超薄钢卷,简直比变魔术还要神奇。陈金伟告诉记者,传统热轧钢的轧制过程可能需要几个小时,而且必须先在别的车间将钢水铸成钢坯,“吃”进去钢坯,才能“吐”出来钢卷,如果想获得1.5毫米以下的超薄钢卷,通常还需要送到冷轧车间进行冷轧。“你算算,这前前后后加起来,得增加多少时间、能源成本啊。”陈金伟说。

  

日钢集团引进的ESP生产线在全球属于领先水平,具有占地少、节能、批量生产超薄钢板等优势,整条生产线全长仅193米,占地面积不到传统热轧生产线的一半。



  

在ESP生产车间,一名工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操作机器,与传统热轧钢技术相比,ESP技术大大节省了劳动力,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低端产能过剩带来的大面积亏损,而另一方面,市场上又存在着对高端钢材产品的庞大需求。”日钢集团副总经理于长江说,为了打破企业受制于过剩产能的困境,2013年,日钢集团投资300亿元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ESP无头轧制技术,该技术具有节能、绿色、环保的特点,能够批量轧制0.8毫米超薄热轧钢卷,填补了国内钢铁行业的空白。与传统工艺相比,ESP无头轧制技术节能50%—70%,节水70%—80%,省地三分之二,生产效率提高50%,从钢水到热轧卷的成材率高达97%—98%,吨钢生产成本降低约400元。

  近几年,依托先进的ESP生产线,日钢集团开始重点生产0.8—1.5毫米的热轧酸洗及镀锌薄板。实现全球首发LA级(低合金)1.0毫米ESP薄板,成为商用车轻量化降本关键性材料。同时,集团也被工信部列入2017年度工业强基工程轻量化精密成形件“一条龙”应用计划超高强钢精密成形件产业链示范企业,其产品结构正在从普通碳素结构钢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

  炼钢也能“私人定制”:

  从300多家贸易商到9000多家终端客户,客户要求就是最终标准


  有了质量过硬、高附加值的产品,日钢集团开始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面对的客户群体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客户数量打着滚儿增长,但每张订单的订购量却少了很多,客户对钢材产品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要是没有点真本事,还真不敢接这样的订单。

  “订购40吨钢板,厚度0.8毫米,宽度1250毫米,钢卷内径760毫米……”在日钢集团生产调度控制中心,集团信息系统处组长雷声霄拉开今年1月初的一张客户订单,向大众网记者详细介绍着客户的要求。而就在几年前,日钢还在走跟钢铁贸易商打交道的路子,一股脑儿生产成百上千吨同样型号的钢产品,堆进仓库等着贸易商拉走就行,根本不用操心终端客户有什么需求。

  在另一张来自唐山某公司的I22a型钢订单上,记者看到其订购量仅为9.5吨,“还不够炼一炉的呢,这要放在以前我们肯定没法接单。”雷声霄笑着说,现在可不一样了,日钢集团配套建设了先进的全流程自动化管控系统,系统自动对订单进行分类、识别、再分配,对海量的小额订单采取“排列组合”后进行生产,再分门别类地打包、入库、运输。“光符合国标、企标还不够,客户的要求才是最终标准,有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自动管控系统,再‘刁钻’的订单也不怕啦。”雷声霄说。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传统的钢铁流通模式中,钢厂一般是向贸易商大批量供货,如日钢集团以前就是跟300多家贸易商打交道,图个省心省力。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终端客户对钢材产品提出了不同需求,仅靠贸易商很难准确向钢厂传递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如今,随着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日钢开始在中高端市场直接与终端客户接触,客户数量迅速增至9000多家,生产订单也由大批量、少批次向小批量、多批次转变。“闷头生产同质化产品的时代过去了,只有生产个性化产品才能满足客户。”日钢集团信息系统处处长姬生峰告诉大众网记者,日钢集团建设的全流程自动化管控系统,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直接下发到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产品无主库存从过去的5万吨降到2.8万吨左右。完备的信息系统可以详细记录每一笔客户订单的需求数据,对客户满意度高的订单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并运用到该客户其他订单的生产中,真正实现了钢铁产品的“私人订制”。

  造得好还得卖得好:

  山东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要拼装备更要拼管理


  日钢集团的成功转型并非一日之功。日钢集团助理副总裁陈贵江说,低端产能过剩带来的大面积亏损是当前整个钢铁行业的困境,日钢集团是从钢铁行业的鼎盛时期走过来的,对这一点的体会同样深刻。正因为经历过严峻的考验,日钢集团才痛下决心,通过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早布局和调整产品结构,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

  

在日钢集团的生产调度中心,十几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客户订单分配、生产线运行、物流跟踪、废水废气排放等最新情况,这里就像整个钢厂的“大脑”,能够对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管控调度。



  陈贵江告诉记者,作为民营企业,日钢集团或许没有能力大规模投产高端钢材产品,相比之下,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走差异化竞争路线,从低端市场逐步向中高端市场进军,则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近年来,日钢集团大胆改革生产工艺,主动压减了400多万吨螺纹钢产能,积极探索研发生产汽车用钢、高技术船舶用钢、海洋工程用钢、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等高端钢铁品种。同时,集团坚持以信息化为手段,建设了一整套高效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从客户订单、生产过程、生产成本、环境保护、物流跟踪和质量追溯等方面,均可实现全程管控,推动公司经营管理和生产作业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日照钢铁集团去产能、求转型的成功经验,是山东省钢铁行业探索转型之路的一个缩影。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经信委了解到,根据山东省《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2016年至2020年,山东计划总体压减产能生铁970万吨、粗钢1500万吨。根据省经信委消息,截至2016年11月,已提前完成当年压减产能生铁270万吨、粗钢270万吨的2016年度任务;截至2017年9月,更是超前3个月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化解过剩产能生铁175万吨、粗钢527万吨的2017年度任务。在钢铁行业去产能方面,“十三五”期间,山东将建好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和青钢新厂区等企业,使产业布局和结构得到优化,沿海钢铁产能达到40%左右。

  另一方面,以客户“私人订制”为代表,日钢集团探索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尝试,对山东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启示。对于转型中的钢铁厂来说,提升产品的丰富性和科技含量固然重要,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进军精品钢市场,仅靠“拼质量”难以抢占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真正能让一个钢厂赢得竞争优势、获得利润的关键还是在于对企业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日钢集团一方面投资升级技术和装备,一方面紧紧围绕技术升级对企业管理带来的挑战,用科学有效的管理保障技术装备效应最大化,真正实现装备与管理的“双轮驱动”。在钢铁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这一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其激流勇进的“独门秘笈”。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炼钢 私人定制 日钢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