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漫步在李沧文化公园的林中木栈道上。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伟
李沧文化公园是山东省第一座可用于应急避难的公园,每天都有众多居民来此散步、休憩。5月17日,经过近7个月海绵化改造后,公园的透水地坪、旱溪沟、台地景观等崭新亮相,处处有美景,变成了一座会“呼吸”的公园。
华丽变身,公园会“呼吸” 李沧文化公园始建于1983年,占地16.13万平方米,是一处集休闲健身、人防工程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同时也是全省第一座可用于应急避难的公园。近年来,由于园区内路面年久老化、部分绿地因人为踩踏造成裸露、山体陡坡因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周边居民希望公园完善设施、提升景观的呼声日益增多。为此,李沧区将该公园的海绵化改造列为2018年区政府实事和重点项目,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投资2600万元进行改造。
5月17日,记者来到该公园时,历时近7个月的海绵化改造已基本完成。李沧区建管局工作人员曾磊介绍,他们把原有园路、广场铺装更换为透水铺装,增设多功能调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化设施,实施山体生态修复,增设人文景观等。漫步在公园里,景观较以前已焕然一新。
在儿童活动区,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在此嬉戏,与以往坑洼残破的地砖相比,如今的地面平整又美观,“这是胶粘式透水地坪,使用无公害的环氧树脂黏合透水颗粒铺设而成。”曾磊介绍,公园内多处广场都采用了这种透水地坪,可将透水地坪渗滞的雨水导流到园内的旱溪沟等调蓄设施中,实现循环再利用。
此外,公园内的林间带还新铺设了木栈道,所有的沙地活动场地也重新进行了平整,并通过增加人文雕塑小品及绿化补植,增强公园文化氛围和整体绿化效果。“与改造前相比,现在的李沧文化公园成了一座会‘呼吸’的公园。”曾磊说。
公园听雨,就这么惬意 在公园里一路向西漫步,变化最大的要属园内西侧的山头。“海绵化改造前,地势落差大、山体裸露,水土流失很严重,而且山体面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曾磊介绍,他们重点对山体生态进行了修复,打造成台地景观,像一层层台阶一样减缓了坡度,拓展了居民活动区域。记者看到,在坡度较为平缓的山体东侧,设置了三层台地景观,分层实现雨水的滞留和下渗,平整处改造为沙地活动区域,方便居民健身休憩;而在坡度较为陡峭的山体西侧,则设置了五六层台地区域,分别采用透水铺装、杉木挡土墙、林下植被等方式,逐层打造为景观。
记者了解到,在李沧文化公园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居民的意见发挥了很大作用。“设计初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并融入到设计方案中。”曾磊介绍,入场施工前,他们又再次征集群众意见,不断优化完善设计方案。在改善公园整体水循环系统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地,并按照群众意愿,在公园内增加了亮化设施,最终实现了环境改善、群众获得感增强的双赢结果。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改造后的李沧文化公园环境、设施、景观搭配等方面都十分满意。“我每天都来公园跑几圈,以前遇到下雨天,路上要么积水,要么是泥,生怕滑倒摔伤。”市民郑先生说,现在园内路上没积水了,即便一场大雨,路上也只是像湿抹布擦过,雨水都渗到小河沟里,听着潺潺水流声感觉很有意境。
海绵项目,任务完成过半 除了李沧文化公园的海绵化改造工程外,建成年代更早的沧口公园也已完成了海绵改造,达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的目的,有效实施雨水存蓄,在水量少时充当小型湿地景观,水量大时多余的水会通过下埋排水管道流入地下蓄水池或河道内。
近年来,李沧区围绕“治山、治水、治园、治路”四大类,实施城市塑造“山水园圈”工程,打造山水相依、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城市新形态。到2019年4月份,将完成20个公园绿地海绵改造项目。其中包括大村河、板桥坊河及楼山河三大汇水分区道路街头绿地改造,沧口公园、上王埠中心绿地(一、二期)及大枣园文化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改造,老虎山公园、十梅庵公园、牛毛山公园、楼山公园、坊子街山公园、烟墩山公园等六座山体公园改造,以及大村河上游海绵城市改造等。
记者了解到,作为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区,李沧区海绵城市建设面积约25.24平方公里,共182个试点项目,截至2018年4月,试点项目已累计完工91项,在建64项。
目前,青岛市已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约82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到2020年,25%的建成区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到2030年,80%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通过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改造理念,全方位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增强水循环,让整个城市蓄水、排水能力更强,将岛城建设成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