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患网络社交,成为院内服务延续

2018-08-20 08:3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罗志华

  “85后”刘洋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他的微信好友中有近2000人都是患者。随着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患交流不局限于医院内,微信、QQ等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正在成为常态。(8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当前,开设患者QQ群或微信群的医生不在少数。医患双方借此交流,好处是多方面的。医患在医院里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较短,社交软件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及时和更充分。且面对面不好说的话,在社交软件上反而易于表达。再加上医生对患者本来就有随访义务,过去只能通过打电话等方式进行,如今社交软件让随访更加容易实现。而患者之间也可以在群里交流,利于相互了解和彼此鼓励。

  但医患之间通过即时通信工具来交流,也潜藏着一些风险。当交流涉及到具体的诊疗时,不仅容易出现纠纷,而且因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还不知道如何处理纠纷。大量患者集中在一起谈论疾病,难免涉及到敏感的个人信息,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此外,在社交群里的患者既是服务对象,也是一种资源。相信绝大多数医生不会借此谋取私利,但也不能完全没有防范措施。正因如此,包括刘洋在内的多位拥有患者群的医生,均希望这些短板能够被及时补齐。患者群等医患网络社交模式,其实是院内医疗服务的一种延续,而任何一项诊疗服务都应有诊疗规范。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患者群等沟通模式属于新生事物,社会应该在鼓励的同时,也保持一定的警惕。不仅参与者都要将之当成医患间的连心桥来维护,还应该事先做好防范,避免这个新的医患交流渠道沦为是非之地。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焦琳]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