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金画”创始人刘鸿雁:以刀代笔创造艺术珍品

2019-01-22 15:15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1月22日消息  “锲而不舍,金石为开”这是对锲金画创始人、一代艺术大师刘鸿雁的真实写照。从雕刻一个饭盒开始,他用执着和坚持创造一种独门艺术,到扬名国外内,他雕刻的画作人物形神兼备,细腻隽永,千变万化的刀法使画面栩栩如生,把一种手艺变成一门艺术。

  在大师刘鸿雁独创的画作中,一幅画少则数月,多则两、三年,每天画作八九个小时,用数百万刀从一个金属上雕刻出活灵活现的画作。他用独创的锲刻方法,用自己的刀錾镌刻着一个艺术家执着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艺术大师刘鸿雁在创造锲金画

 

  锲而不舍成就一代艺术大师

  锲金画是金属錾刻艺术中独特的艺术门类,它不仅是作画更是雕刻,这门艺术对细节的雕刻简直令人叹为观止,用一刀刀雕刻出服装的褶皱、羽毛的纹路,人物的形态,这需要作画师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晚年在纯金版上创作的四联小品春夏秋冬,并被香港知名珠宝商收藏



  近日记者在位于青岛刘鸿雁大师创作的工作室内见到了几幅锲金画的真迹,据刘鸿雁大师的儿子刘威介绍,锲金画的创作需要以刀代笔,以刀錾施艺于经过特殊表面渗透处理的金属板上,通过落刀的角度、轻重、深浅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折光效果,使凹刻的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注重工笔优美、层次分明、线条流畅。

  一副完美的作品通常需要画一、两年,这种创作使得锲金画无法高产,刘鸿雁大师用尽一生研究这种画作,大大小小的作品加起来不足百幅画,也正是稀缺,锲金画每一副都极为珍贵,市面上极少流传。每幅作品都形神具备、惟妙惟肖,雕刻细处透显着他技艺的高妙与精湛。

   

  一生只为锲金画,被中央台授予“东方之子”

  锲金画和其它艺术创作不同,不能打草稿,不能重改。“锲金画创作要有足够的耐心。”刘威深有感触地说,“我父亲一生没有特别的爱好,只喜欢作画。不到两平方尺的作品都要历时半年,像人物眉毛这样微小的细部都要刻一百多刀,一刀失误就可能前功尽弃,心不诚、神不静是难有好作品的。”刘维拿着一副极为细致的画作告诉记者,这幅画差不多雕刻了四百多万刀,历时两年。

  记者看到了大师刘鸿雁先生用的雕刻工作台,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刻刀”均是自己制作,能看出他对于这项艺术事业的专注于执着。“锲金画是父亲创作出来的,市面上买不到大小不同用着合适的刻刀,父亲亲手挨个磨,这才有个众多不同的工具,不单是刻刀,连工作台都是他动手自做的。”

  创作一幅锲金画要从心里对整幅画有深刻的描述,不容有失。对创作者的技艺有极高的要求,不但要会画、会写、能以錾代笔,更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空索观音》是大师刘鸿雁根据北京法门寺佛教造像,历经一年多的设计、创作而成,许多高内知名专家认为“作品蕴含著静穆、祥和、醇厚的艺术感染力,令观者不禁垂手而立,肃然起敬”,是一件完美的工艺作品,金奖当之无愧。

  刘鸿雁大师1979年参加第一届工艺美术展,获唯一的一个一等奖,正式调入青岛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始做锲金画专业研究。1988年获山东省美字杯大奖赛一等奖,1992年应敦煌研究院邀请参加了大陆第一个赴台湾的国派文化展团——敦煌古代科学技术展展团成员,在台参展七个半月,多张作品被台湾佛教界、文化界、民众收藏。1993年应邀参加天津93中华民间绝活博览会,作品获一等奖。同时被中央电视台授予“东方之子”称号,并予以报道。

   

  

戊辰年1988年敦煌莫高窟壁画  飞天



  从一个饭盒到创造举世无双艺术珍品

  在大师刘鸿雁作画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了一幅幅珍贵的画作,不用一滴颜色,仅凭着一把把小刀,雕刻出细的可以用头发丝形容的画作。锲金画在经过氧化表层渗透处理的铝板上锲刻,通过落刀的角度、轻重、深浅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折光效果。刀法的不同,使凹刻的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工笔优美,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凡人物,神形兼备,谨细隽永,凡禽兽,羽丰毛密,呼之欲出,凡花木,娇艳瑰丽,历历若实。

  从几十年前的车间工人,到一次“偶然”大师刘鸿雁用一个饭盒刻出了第一幅画作,再到创办并痴迷于锲金画创作的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的连续研究以及超乎常人的毅力,铸就了一双能雕刻世间万物的双手。一块金属板,经过他千雕万琢后成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卷,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

  刘鸿雁大师离世三年,除了给世人留下一幅幅举世无双的锲金画外,还留下了锲而不舍与创新精神,这种耐心、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艺术独特魅力。

  记者 孙贴静

  

   [编辑: 王春雪]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