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9月9日消息 于永正说,她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雷夫说,她的幸福教室是“中国的第56号教室”;她说:“教师这个职业,仿佛对我有一种天生的魔力”,当一个老师长在教室里的时候,她的生命就在这里生发、开花、结果。她就是青岛赫德小学部校长李虹霞,一个视教育如生命的人,一个爱学生如己出的人。
做幸福传递者 执教三十年成绩斐然 在李虹霞三十年的执教生涯中,她温暖的学生不计其数。曾经,有几年她跨年级同时带2个班级、历经3年6个年级的全面实践,李虹霞创设的小学语文“统合教学法”最终得以成型。她改变了一课一教的策略,重塑教学流程,对语文教材与相关文学资源进行统合,让课堂高效的同时,也让语文课既有了深度又有了广度。
在她用爱铸就的“幸福教室”里,没有让孩子们生厌的“作业”,没有让孩子们惧怕的“考试”,没有等级分明的“班干部”。“幸福教室”不仅是孩子们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充满精神力量、幸福温暖无限延伸的精神家园。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她创建了“幸福教室”课程体系。这其中涵盖注重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的“起步课程”、注重学生从容品性的“慢板课程”、注重统合教学的“快板课程”以及解放空间、推动个性的多元化“散板课程”,全都围绕着孩子们的困惑和需要展开。
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取得创新的背后,是她强大的科研能力,是她对教育最透彻的理解和感悟。她的小学语文“统合教学法”以及“幸福教室”等诸多教学创新和实践经验,曾被《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当代教育家》《小学语文教师》《山东教育》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推介。
潜心学习从不止步 久经磨砺终成名师 从事教育,原本并不是李虹霞的初衷,但当第一次站上讲台后,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那种幸福感与成就感,让她再也离不开教育;扎根小学,原本也不是她的初衷,专修中学教育的她刚刚踏入小学时可以说是从头再来,但她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小白”到“特级教师”这一质的跨越。
2004年,李虹霞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社举行的全国语文教师古诗文课堂教学大赛海选,最终获得一等奖。后来,她又参加了杂志社组织的全国教师美文诵读大赛,获得特等奖。为了继续充实自己的教学研究,攀登教育的阶梯。李虹霞在2005年拜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正为师。她潜心学习师父“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法”,实践他“儿童的语文”的教学观。
“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手把手、实打实地教”一直是师父于永正所提倡的,这一教育理念也在徒弟李虹霞身上得以很好地实践。她深知“手把手、实打实”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细心、耐心、静心和恒心。尤其是低年级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手把手地教。因此,在教学中,李虹霞也像师父手把手指导自己那样,实打实地去指导学生。“师父的教学观让我认识到,身为一个教育人,不应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带着对教育深刻的认知,李虹霞一路前行,她的成长是惊人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的发展而教?还是为考试而教?这是李虹霞在教育之路上,一边前行一边叩问自己的问题。而她,始终坚持并坚定地选择前者。
携手共建赫德 做实实在在的教育 就职于体制内的北京市海淀区名校,有着人人赞誉的好口碑,李虹霞为何抛弃了这份安逸,来到一所刚刚萌芽的民办学校?她坚定地说道,“为了自己的教育梦想,这个教育梦想就是创办一所实实在在做教育、踏踏实实育人的学校。”
李虹霞告诉记者,实实在在做教育首先体现在育人理念上,“我希望赫德的孩子是全面发展的人。他们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既深深认同祖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开放大气的国际视野”,这个希冀踏实而朴素;在教师团队上,赫德有一群专心教学的教师团队,他们在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倾情付出,李校长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股一心一意为学生的劲儿,让她感动又欣喜,内心更加坚定而充满力量;最终体现在课程上,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它指向学校的育人目标。
在她看来,赫德是一所让她潜心育人的学校,“教育塑造人格”的理念与她多年的教育实践不谋而合,这也最终促使她选择了赫德。在赫德的课程上,学习的首要意义就是品格培养。除此之外,李虹霞希望赫德的孩子们有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赫德的课程始终引导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在深刻的体验和思考中学习。就这样,带着深度的思考,赫德的课程与育人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李虹霞一直非常认同卢梭在《爱弥儿》中的一句话,“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赫德,她就是在践行这样一种“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她带领老师们一同回到教育的原点,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去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生命得以自由、快乐的舒展。
记者 游潇 实习生 于润
[编辑: 游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