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6日《中国青年报》消息:今天,深圳媒体公布了市委常委会提出的5条整改措施:党内一律互称同志;市领导在本市讲话都不称“重要讲话”;未经授权,不提“受市委书记、市长委托”;市领导集体出席会议活动,不逐一介绍,不鼓掌;市领导一般政务活动和会议报道,原则上只在市委机关报刊发。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只要是某些政府官员讲话,必称“重要讲话”;只要是“重要讲话”必长篇累牍地占领大多媒体的显要位置。在老百姓“见怪不怪”的常态下,这些未必重要的“重要讲话”成了某些政府行政怠惰和繁文缛节的“皇帝的新衣”。由此深圳市的这一做法很有前瞻意义。
“逢讲话,必重要”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如果每次讲话都是“重要讲话”,也就意味着每次讲话都是“不重要讲话”。诚然,领导讲话往往传递了很多重要而有价值的政府信息,然而重要讲话毕竟是由时间、事件、紧要性、关联度等诸多因素构成,如果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动辄“重要讲话”、甚至一天几次“重要讲话”,老百姓难免“阅读(收视)疲劳”,结果很可能是使得原本重要的讲话消弭了其宣传意义、使得真正的“重要讲话”在“狼来了”式的讲话效应里被异化或者被人为反向解构。
当“重要讲话”泛滥的时候,也是讲话程式化、内容空泛化的时候———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官样文章”。官样文章有了市场,也就不难解释“公文辞典”、“会议超市”等等如何能在网络和现实中无限风光了。
英国的“简明英语运动”就是一个一直致力于清除英国官方书面语言中长篇累牍的行话、术语和陈词滥调的组织,官样文章可谓世界通病。我们要学的:是挤出“重要讲话”背后的“官样文章”,让文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在和谐社会的进程里也“敏于事而慎于言”吧。 邓海建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