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山水塔

2005-06-15 17:06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双山村位于四方区东部、308国道西端,相传范氏最早来此建村,因村址处于山口之东,曾取名范家口;后来唐氏来此定居,遂改名为唐家口;因村后有两座山相连,遂于 1931年正式定名为双山村。 

    上世纪 20年代初,一白俄妇女领着女儿来双山开葡萄酒厂。她们来青岛前,曾对中国葡萄资源、气候等进行认真比较、分析,最终选定青岛。而之所以选择双山,是因为这里水质极好,且临近当时青岛最早的一条公路——台柳路,这条公路通往台东和李村,是一条交通枢纽,在“规划”中,对酿造葡萄酒以及成品运输都极为有利。 1903年建成的青岛啤酒厂此时已经颇有名望,青岛已经成为一座东方崛起的“酒城”,前景十分看好,这促使她们到青岛投资葡萄酒厂。

    双山葡萄酒厂先后建起水塔与厂房。厂房即在水塔大门左侧(现为民宅)。现在水塔与附近民宅有一定间隔,当初则是与左侧民宅连为一体。从大门左侧方向建有一条通道,连到水塔上方,直到现在水塔大门上方尚残留连接厂房的痕迹。双山村外面,也就是台柳路旁边,有一口优质的水井,可供酿造使用。据说当初水塔就是从这里汲水上塔的。

    就在此时,沙俄卢布大为贬值,几乎成为废纸;日本“金票”乘虚大量入侵中国。这座水塔以及厂房根本没有投入生产,所以连一瓶葡萄酒都没有生产出来。母女俩万般无奈,只好将厂房卖给“公和兴”,忍痛离开。“公和兴”即公和兴工程局,由当时青岛市著名建筑商宫世云开办,位于市场三路上的劝业场,就是这家工程局建造的。

    至于双山水塔究竟是否也是公和兴工程局建造的,已无从考证。

    双山水塔高约 9米,总体为三层,外层系砖砌而成。大门外垒有石块,起到美化与加固作用。水塔顶部处理成中国古代城墙的“垛口”状,不过比正常“垛口”要低矮一些。当初建造木梯通往两楼,2003年笔者曾登楼察看,但2004年楼梯塌陷,已失去连接作用。但第二层木板地依旧十分坚固,这与一般此类建筑有所差异,从中可以看出因系生产所需,所以才处理得如此坚固。

    日本第二次入侵青岛,双山也未能幸免。日军将双山水塔大门前面设了马厩,在这里养马,并放养了大型恶犬,水塔附近成为双山村民不敢靠近的禁区。这座水塔当时之所以没有被拆除,是因为日军将其辟作碉堡,成了日军的观望“哨所”。

    双山水塔外貌的确像碉堡,但它比碉堡高出许多,有的墙面上连续砌有从上至下三个窗口。而碉堡只会设枪眼,根本不会垒出窗口。

    据村民介绍,这座水塔在中国军事地图上有标注,成为这一带显著的“坐标”。

■历史遗存     姜茂森(文、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双山 水塔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