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扶贫攻坚成立平台公司 扶贫资金购商业资产

2016-09-20 13:4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记者 李晓哲

  扶贫输血还要造血。黄岛区改变扶贫项目各自为营的格局,创新扶贫模式,把村级扶贫专项资金整合起来,购买国营企业优质商业资产,然后出租运营,保证不低于8%的收益。为开展精准扶贫,该区还专门搭建了国企扶贫开发平台青岛西海岸富民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该区65个贫困薄弱村已经获得了第一年度保底收益金共284万元,有效增加了贫困村资产收益,而这些收益又可以针对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扶贫攻坚,为贫困薄弱村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养。

  65个贫困薄弱村收到第一笔款

  黄岛区共有经济薄弱镇5个、省定贫困村3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35个、贫困户4757户、8390人。2016年安排扶贫专项资金9648万元实施“精准扶贫”,按照脱贫后再享受两年政策,总投入超过4亿元。

  这笔钱如何发挥最大作用?如何保证收益?如何让钱都用在精准扶贫上?这些问题促成了黄岛区迅速出台的文件《关于率先高标准完成农村精准脱贫任务的实施意见》,而其中积极探索实施“扶贫专项资金购买商业资产”扶贫新模式,成为扶贫攻坚的一大创新。

  扶贫专项资金购买商业资产,具体如何操作呢?黄岛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模式下,就是把村级扶贫专项资金整合起来,购买国营企业优质商业资产,包括购买商业网点房、办公楼等,之后商业资产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然后村委托镇街与国营企业签订运营协议;并出租运营,保证不低于8%的收益。“2016年的收益款先以8%的比例数拨付到村里了。村里的钱作为集体收入,镇政府统一管理。”这一系列环节设计,保障了扶贫款用在实处。

  据悉,目前该区65个贫困薄弱村已经获得了第一年度保底收益金共284万元,也就是说每个贫困村每年平均分到了4万多元,有效增加了贫困村资产收益。到2018年实现村集体收入达到15万,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

  成立平台公司,创新金融扶贫

  “这种模式打出加大总量投入、优化资金使用、创新增收方式等政策‘组合拳’,将扶贫资金变成优质有形资产,将资产收益变为镇村发展的长期资本,做到‘输血’与‘造血’同步进行,为贫困村早日脱贫、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该负责人说,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向分散,既有市级扶贫资金、又有区级扶贫资金,既有专项扶贫资金、又有行业扶贫资金。为有效利用这些资金,发挥规模合力,该区出台了《关于扶贫专项资金购买商业资产的实施意见》,将2016~2018年65个贫困薄弱村扶贫专项资金每年共3550万元,按照法定程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使用、保底收益,攥紧“硬拳头”,发挥资金规模效应。而这也是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创新多种模式的扶贫。

  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该区在充分听取民意后,搭建了国企扶贫开发平台青岛西海岸富民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国企+贫困村”兜底帮扶模式,还制定了《关于扶贫专项资金购买商业资产的实施意见》,将各级财政给予省定贫困村、市定经济薄弱村的扶贫专项资金用于购买优质商业资产,并由富民开发公司代为经营。

  这项措施的实施,使得黄岛成为在全市率先实施“金融扶贫”行动计划的区市。

  降低村集体自主投资风险

  “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是推进财政扶贫资金形成资产收益的改革试点,主要途径是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村形成的资产,采取购买建成区成熟、优质商业资产,由国企兜底承租运营、保障稳定收益。”该负责人说,该模式可以解决部分贫困村无资源发展产业项目、找不到收益高稳定性好项目、扶持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四审四议三公开”村级重大决策程序、合法性审查、公开抽签确定房产位置、跟踪审计监督,有效规避村集体自主投资面临的自然灾害、技术瓶颈、市场经营等诸多自然风险、经济风险。

  据介绍,这项工程在全省引起广泛关注和学习。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