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保明——
青岛具备了
创新发展的要素
报告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筹备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保明说,青岛市在过去五年的发展很快,尤其是在轨道交通领域确实发展非常好。对于青岛的创新发展,他认为青岛培育了很多优秀的企业,这是因为青岛的工业基础非常好,它有很好的企业思想,再一个城市有创新基因,开放包容,市民淳朴,政府对产业非常支持,因此这个城市具备这些发展的要素。
刘保明认为,未来五年青岛提出打造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这个定位很宏大,首先能够实现宜居幸福,让近千万人口能够享受城市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扎扎实实下力气;要打造创新型城市,创新本身有很多的风险,未来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青岛有这个勇气;关于国际城市的定位,未来对城市整体能力、环境、市民素质、外来人口居住比例、海外国际化资产和人才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符合青岛发展的需求,能够在这个城市中发展,能够生活其中非常幸福,希望我们以后能对青岛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王凡——
青岛海洋科技
实力进一步提升
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王凡表示,市委对海洋科技高度重视,报告政治性强、全局性强、时代性鲜明。从海洋科技角度来讲,海洋科技之于青岛一直以来是一张叫得响的名片。全国众多涉海科研机构和人才汇聚于此,并且这些年通过人才引进、国家海洋实验室等涉海科研平台建设等,青岛在海洋科技的实力上进一步提升。
王凡也提出,这并不意味着形势比以前更乐观,反而青岛如今面临国内外的海洋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国际形势来说,目前我国在国际海洋权益保护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在这一点上青岛的海洋科技应该贡献更多的力量,应该将自身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从国内形势来说,全国高校在命名中包含“海洋”的科系有59家,青岛传统海洋科教面临竞争很大。因此报告的前瞻性体现得非常充分。
对此,王凡有两个方面的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在发展海洋科教机构的过程中,要存量和增量并重。青岛海洋科技地位的奠定,本土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努力功不可没;在加强引进科技力量的同时,对本土科研机构支持也要保持力度。第二个建议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现在青岛市制定了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战略,中科院海洋所引进人才正是得益于这些政策。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所以,建议在加大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本土人才也应该享受至少同类水平的政策。
王凡还提到了海洋科技的融合发展。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落户青岛,将吸引中科院10多家涉海的机构进驻,对青岛海洋科技研究格局会产生较大的转变,中科院海洋所将担负起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科教融合中心的任务。他还提到自己兼任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所长,将与中科院海洋所融合发展。这个研究所刚刚成立10年,体量相对小一些,但其定位就是解决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学社会经济问题,它是一个很好的海洋科学研究所,科学和社会发展相融合定位。他说,相信今后该所的研究将对青岛市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政府决策、人文、法律、经济等不无裨益。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