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底"服务隧道" 70米深海底仍有手机信号

2010-03-26 04:18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服务隧道内记者遇到工人干完活往回走。



  2009年12月18日上午11时,随着最后一段土石方的打通,6000米长的胶州湾海底服务隧道全线贯通,青黄相接的梦想在16年后终成现实。2010年3月23日,随着最后一块箱梁装吊成功,青岛跨海大桥的大沽河航道又成功合龙。海上的大桥实现了合龙,已贯通的服务隧道目前进展又如何呢?3月24日,记者步行体验了海底服务隧道。

  服务隧道全长6000米,其贯通除了探明海底地质条件外,主要用作提供服务,如紧急调流通道、日常维护检修通道等,目前其主要工作为辅助主隧道施工。记者在探访的过程中,感觉隧道内空气虽然稀薄一些,但还是比较新鲜,偶尔还会有风吹进来。在离隧道入口约2公里处,记者看到手机仍有信号,记者便尝试向外拨打手机,仍能接通,并且信号良好。

  服务隧道只用来服务,以后不通车

  记者了解到,服务隧道全长6000米,其中陆域段1959米,海域段4041米,洞口高7.5米,宽7.5米,于2009年12月18日实现全线贯通。

  “服务隧道只是用来服务的,以后不会用来通车,通车都是主隧道。”运输车驾驶员张师傅向记者说道。

  同时,据介绍,服务隧道贯通也是为早日打通两条主隧道探路,对于保障主隧道施工安全 、顺利进行,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服务隧道贯通将为主洞预探前方水文地质情况,降低开挖时的风险;检验相关技术的可行性,为主洞开挖做好技术准备。此外,作为施工辅助通道,服务隧道还为主隧道施工提供便利,大大改善主洞的施工条件。”

  “服务隧道在运营期间将主要用于当紧急通道、日常维护检修、过海管线通道等。”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隧道内工作人员介绍,服务隧道目前主要工作是辅助主隧道的施工,“以后通车了,服务隧道也是用作服务用,如果道路出现交通状况,则可以通过服务隧道紧急调流,海底隧道的管线也大部分集中在服务隧道,一旦有问题,工作人员开车便可以驶入到服务隧道进行日常检修,不会影响主隧道的交通情况。”

  海下70米空气新鲜,气温适宜

  海底隧道那么深,里面的空气怎么样呢?探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除开挖现场附近由于施工产生了灰尘外,隧道中的空气十分清新,记者身处隧道中丝毫感觉不到憋闷。

  “这里大概有多深?”“这里已经处于海平面下70米左右,海水有 40多米,海底岩石层最少也有25米。”工作人员谭师傅向记者说道。

  记者注意到,虽然身处海平面下70米,但空气很新鲜,没有浑浊的气味,“服务隧道贯通后,空气就比以前好多了,虽然空气还是稀薄了一点,但是空气还是蛮新鲜的。”谭师傅说道。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隧道内空气充足,洞口处安置了一台大功率的风机,通过通风管将新鲜空气“压”到开挖现场,而污浊空气则由开挖现场500米外的轴轮风机排出。

  现在因为服务隧道贯通,空气比以前流通了,以前隧道还开挖了一个内径10米的通风口。通风口外建设一间风机房,利用风机房里的风机进行隧道内外空气的交换。而在这个过程中,3号风井则像人体的肺一样,通过“呼吸”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清新。

  “我们使用的施工材料,碱含量、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含量均量身定做,为国内最高标准要求,对人体没有害处,不会影响空气质量。”工作人员介绍说。

  隧道里不仅空气新鲜,记者在探访中发现 ,隧道中偶尔还会有风吹入,越靠近出入口,有风的频率则越大一些。

  “服务隧道贯通后,两端就串通了 ,有风吹入也不奇怪。”工作人员王师傅说道,“以前,我们在隧道里通风主要靠风机交换里面的空气,隧道里出现风是不可能的,空气也相对浑浊一些。”

  同时,据工作人员介绍,海底隧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冬暖夏凉”,隧道中心气温常年保持在14℃至16℃。

  “冬天冷的时候,我们还都愿意在下面待着,隧道温度刚刚合适。”王师傅向记者说道,“夏天热的时候就更好了 ,在宿舍里又热又闷,一到隧道就会感觉到非常舒服,夏天大热天的我们就到隧道里一起吃饭。”

  海底仍有手机信号

  平时我们在电梯里都没有信号,海底隧道那么深,肯定不会有信号吧?如果车出了问题,手机是不是都不能用?对于明年就有可能通车的海底隧道,不少市民对海底隧道会不会有手机信号提出了担心。

  对此,记者在探访过程中也验证了手机信号的问题,记者在离入口1公里下车地点,看到手机信号处于饱满状态,记者给朋友打了个电话,信号很好,通话很清楚。

  随后,记者没走二三百米都会看一下手机有没有信号,记者注意到,一直走到离入口2公里处,手机仍有信号,只是信号不是很充足,在爆破通道口处,记者看到手机信号只有两个格,记者便尝试给朋友打了个电话。

  “喂,能听清楚吧。”“能听清楚。”记者在通话过程中感觉有些许断断续续,但是通话质量还算不错,双方都能听清对方的说话,记者通着电话继续向前走去,大概走了有200米,通话突然中断,记者看到,手机也没了信号。

  “这里手机没有信号是吧?”

  “对,现在没有。”谭师傅向记者说道。

  “以前有吗?”“对,以前这里是有信号的,工程队长每天都用手机联系上边的人,安排工作,最近一段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也就这里没有,再往前一点就有信号了,往后一点也有信号。感觉这里是个盲区。”谭师傅说道。

  记者乘坐小王师傅的摩托车,当车行驶二三百米后,记者看到手机重新恢复了信号。“也就那一两百米存在盲点,其他的地方都有信号,我们经常在隧道内打电话的。”小王师傅说道。

  ◎相关链接 最危险问题已成功解决

  服务隧道的贯通,其意义不仅是为主隧道提供服务,同样其贯通和前期的施工经验也使得胶州湾海底隧道风险最大的海底突涌水问题,从技术上成功解决。

  据介绍,隧道开工以来 ,共有24段海域经探孔发现出水,最大探孔出水量每分钟500升。国信集团把注浆堵水作为海底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 ,预先做了严密的部署和准备。通过前期实践和总结,目前注浆堵水工作已形成标准化作业。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实施全程物探加地质钻孔 、服务隧道超前掘进、全程地质编录、监控量测、全方位观测等一系列措施。进入海域段以后,又采取了施工地质调查、地质雷达、超前探孔等综合手段,预报可能引发地质灾难的不良地段位置,确定岩层分布和富含水带、断层破碎地段。

  “胶州湾海底隧道采取的是矿山法施工,该施工方法是城市地铁区间隧道近年来为适应城市浅埋隧道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施工方法。”施工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胶州湾海底隧道是继我国厦门翔安隧道之后的第二条海底隧道,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根据设计方案,隧道通过海域段最大水深约42米,最大埋深约80米,隧道在海底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

  目前,服务隧道已顺利穿过了18条地质断层,并摸清了全部情况。文/图  记者 昌旭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隧道 信号 昌旭光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