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小学教材管理很混乱,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在人情、金钱等各种因素的冲击下,违背教学规律,频繁地更换教材版本;有的中小学课本里甚至还‘植入’广告。”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大学副校长张承芬,在驻地北京会议中心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在谈到这一教育话题时,她激动地说,自己今年关于教育提了6份提案,其中关于《规范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秩序》提案将重点提交。
某些教材出版单位选代理商,根本不考虑其教材出版发行的资质,只考虑其是否能为出版社教材扩大市场份额。有的省的教材代理商是酒业经销商,有的是旅游经销商。这些个体工商户唯利是图 ,搞乱了全国的教材市场秩序。
现状 中小学课本竟植入广告 “目前教材市场秩序越来越混乱,严重影响了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简单说就是‘金钱开路’现象随处可见 。”张承芬告诉记者,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国82家出版社组织编写并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了298套、3600多种义务教育课标教材。2005年,随着教材选用权下放到地市教育部门,各教材经营单位争夺教材市场份额的竞争愈演愈烈。
谈到这,她透露了自己调查的一个实例,到目前为止,“平均每个省都有几十个版本、近千种课标实验教材在中小学试用。其中只有少数出版社的教材由各省出版集团或地方出版社代理进行印制、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这就形成,大多数出版社基本都是通过民营渠道或个体代理供货,教材市场秩序越发混乱。“这种混乱简单地说,就是违背教学规律,频繁地更换学生使用的教材版本,调研中发现有的出版社还在中小学课本里‘插’卖酒的广告,你说这样的书还有法儿读么?”
“也许我揭露得有点深刻,但这些都是经过调查得出来的,不怕得罪什么人,就是想让孩子们读干净的书、有用的书。”张委员说,自己身为一名委员,就该把最深刻的问题在最适当的时机公之于众,让问题得到关注并被解决。
黑幕 金钱铺路左右教材选用 张委员告诉记者,毒害孩子精神食粮的问题根源来自四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某些中小学教材出版单位在选择代理商时,根本不考虑其教材出版发行的资质,只考虑其是否能为本社教材扩大市场份额。这就造成有的省的代理商是酒业经销商,有的是旅游经销商。谈到这,张委员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些个体工商户唯利是图,搞乱了全国的教材市场秩序!
而第二个问题更是普遍存在于教材界的潜规则,即“金钱开路,左右地方教育部门选用教材”。张委员透露说,根据她的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在人情、金钱等各种因素的冲击下,违背教学规律,频繁地更换学生使用的教材版本。“如某出版社在某省的代理商,为了把该社的一套教材打进某地区,一次拿出20多万元给当地教育部门,致使该地区教育部门领导不顾教育部不许中途更换教材版本的指令,一个学期内就把一至九年级的某主科教材版本全部换成了代理商推销的教材版本。”
“我现在要说的是,因为成人间的利益驱使,导致孩子读书效率和质量下降的问题。如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校开课了,书还迟迟没到’的怪异现象。”
“此外,有些教材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损害学生利益。如选用价格低廉的纸张和印刷设备、违规定价等。”张委员说,这些行为直接造成捧在孩子手里的书本印刷模糊、字迹不清等。
建言 教材应国家专属性经营 问题这么多,黑幕又是这么明显,那么怎样做才能还孩子一套“干净”的课本呢?
“教材代理制,是当前各地占主流趋势的合作共赢的有效经营形式。”按照张委员的话说,一旦这个建议能够被采纳,各省出版集团每年都投入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课改培训经费,以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遇到教材印制质量问题,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不计成本地完成无偿调。
“此外,中小学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益性文化产品,特别是在中小学教材由国家统一采购后,更应实行国家专属性经营。因此制定法规制度,确立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出版发行的国家专营地位,可以有效地保障中小学‘课前到书’,也能保证中小学教材的国家专营。”
谈到目前教材市场秩序混乱这一现状,张委员表示:“想还孩子一个干净的读书空间,就必须采取措施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和出版发行活动,对教材出版发行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限制民营及个体单位介入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活动,尤其对那些通过买卖书号、合作出版等形式参与和控制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孟琳达 孙丰欣 李志波(本报3月5日电)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
关注中国 关注2010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