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二厂将废水深度处理后得到的景观用水,可用于养鱼。
溪流潺潺,鱼翔浅底的景观不久将在李村河重现,6月10日,随着青啤二厂向李村河流域提供生态景观用水通水 ,该项目作为本市过城河道生态修复环保示范项目,每年将为张村河和下游的李村河提供景观用水220万吨,重建流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届时李村河将成为横跨青岛腹地的名副其实的绿腰带。青岛市环保局局长宋春康、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明波等出席了在青岛啤酒二厂举行的李村河流域生态景观用水通水仪式。
废水处理后补充河水 “我年轻的时候,河水是清的,到夏天,孩子们放了学,最大的乐趣就是到河里摸鱼。河里的水沉淀一下,捧起来就能喝,清冽而甘甜。”家住李村河边的张大爷回忆他年轻时候的情景。
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季节性河流的李村河河道时断时流,由于近几年的环境破坏以及部分流域缺乏排污管网,李村河水质及周边的景观遭到严重破坏,既给周边的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也对城市景观造成了影响。
为配合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持续改进环境绩效,2009年8月,青岛市环保局开展对李村河流域的重点治理工程,采用“治、用、保”相结合的综合治污措施,将李村河打造成一条亮丽的城内景观河。其中,“用”,即加强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就是借助青岛啤酒二厂的废水深度处理项目,实现工厂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直排张村河,直接补充河道生态用水,并使其逐步恢复生态功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自然环境。
景观用水达环保标准 “持续为环境改善做出贡献是青岛啤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裁樊伟告诉记者,而此次河道生态修复环保示范项目的成功启动运行,成为青岛啤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据青岛啤酒二厂厂长徐楠介绍,青岛啤酒二厂废水深度处理项目自2009年立项,在工厂原有废水处理项目的基础上,由国家专项环保补助资金拨款500万元。政府投资与企业自筹资金结合,共同推动了这一项目的顺利实施落地。
环保部门的相关专家表示,经过深度处理项目改造后,排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从每升500毫克下降到每升50毫克,每年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972吨,氨氮浓度从每升35毫克下降到每升5毫克,每年减少氨氮排放量65吨。青啤二厂成为我国啤酒行业第一家“景观用水”达标排放的企业。
为了保证青啤二厂排放的水能稳定达到景观用水标准,环保局在排水口安置了水质指标实时监测装置,装置的数据连接到环保局,环保局可以随时监控 。同时,在“李村河流域生态景观用水通水仪式”上,家住在河边上的金杰 、袁本法两位先生被聘任为“李村河流域生态景观用水水质达标排放社会监督员”,将成为水质的再一道保障。
如果说河道是我们城市的血脉,每年青啤二厂220万景观用水的补给将让这条血脉重现生机活力,补水、养鱼、绿化,随着流域综合治理的推进,阔别多年的美景将会在李村河流域重现。
变废为宝青啤有妙招 在青啤二厂景观用水的出口处,一湾清水里锦鲤在游泳,各色的花草遍布周围,青啤戏称此处为“环保会客厅”,因为这里集中展示着青啤环保的理念和实践。
“会客厅”一角,一堵类似博古架的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如果不仔细看,会以为这是普通的青砖垒成的墙。实际上,这砖也是环保产品,是由生产过程用过的硅藻土制成的,不仅可以减少烧砖土的用量,还具有很好的隔热性,可作为隔热保温材料,用于工业窑炉和其他热工设备、热力管道等。“博古架”上还展示着由水处理用的污泥制成的花肥、由废酵母加工而成的营养片等等,体现了青啤“没有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环境意识。
从30年前的溪水潺潺到后来的城市“臭水沟”再到将来鸟语花香的清水景观河,李村河流域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也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范例。而青岛啤酒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融入自然的环保实践,也证明了工业化生产也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无害化生产。文/图 记者 娄花
■链接 引领低碳时代企业发展转型 6月10日,在青岛啤酒二厂参加李村河流域生态景观用水通水仪式的嘉宾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份礼品是用环保袋装的一袋花肥,而肥料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副产品”。
由于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含有毒物质,所以处理废水时使用的污泥就无害而富含营养物质,善于发现资源利用资源的青啤人把这种污泥处理后,做成花肥,成为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宝贝。
一小袋花肥折射了青岛啤酒在环保方面的用心和细心,每年青啤减排的碳量相当于栽种了26.88万棵树。自从哥本哈根会议以后,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共识,作为经济活动中的最基本单位,青岛啤酒公司以自己在环保方面的实践推动着中国企业在发展进步。从啤酒高效低耗酿造工艺的研发到环保节能减排的新工艺,也已经让青岛啤酒尝到了“甜头”,2009年青岛啤酒在节能项目上的投资4030万元,实现能源成本节约共计7612万元;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综合利用价值1.3亿元,在青岛啤酒的“低碳”账本上,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回报,为其他企业迎接低碳时代的挑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