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衙门:青岛建置之根

纪念青岛建置120周年系列报道一

2011-05-04 06:2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892年春,总兵章高元(左小图,金鹏提供)到青岛后,修建了总兵衙门,俗称"老衙门"。



    120年前,大清在胶州湾设防。从此,青岛口的小渔村被改变了命运,被纳入到世界的格局中。风雨沧桑两甲子,青岛的发展史,是从小渔村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以青岛建置120年为契机,回望历史,展望未来。选取能够代表青岛历史的老建筑 、历史遗存,追寻历史的脚步。选择能够见证青岛辉煌的重大历史事件,检阅青岛的来时路。抚今追昔,触摸青岛的历史根基,呈现青岛的文化记忆,同时,挖掘本土优势,激发青岛活力。历史好像一条奔腾的大河,胶州湾畔,潮起潮落,让我们扬帆远航。

    2011年4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太平路的青岛市人民会堂前。这座仿照北京人民大会堂式样设计的青岛标志性建筑,造型气势磅礴 、庄严雄伟。记者漫步在会堂前的广场,凝神谛听前方胶州湾的波涛,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青岛市人民会堂是静的,建筑是用砖瓦构建的历史,铭记着岁月,以及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大海是动的,吞吐着无数个新时代,潮涨潮落,天地兴亡,以致永恒乃至无穷。

    当你走进这座大楼,或参政议政,或接待贵宾,或观看演出,是否想到这座建筑的前生?这里是清朝总兵衙门旧址,这里是青岛建置之根。人民会堂的广场上有一株根深叶茂的银杏树,在4月的春风中萌发出细嫩的绿叶。高大的银杏树,多不寻常,他们见证了历史与沧桑。这棵银杏树,隐藏着青岛历史的年轮。让我们穿越历史,回到120年前的青岛渔村,一起追寻青岛发展史,感受一个城市的阵痛与辉煌。

    1891年之前的青岛

    明朝嘉靖年间,王士性《广志绎》一书中有“青岛”一词,作为一个小岛的名字首次出现于文献中。

    历史上,青岛一带的渔村属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管辖。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即墨知县许铤上书朝廷,提出开放海上运输,后获准在县境内开放了青岛口(即今市南区域内,天后宫前,栈桥东),青岛口海运贸易日趋活跃,通商闽、浙、苏。

    1891年前后的青岛口,尚处荒凉时期,散落着几个渔村,只有渔人蛎女往返于海滩,云游道人蹀躞于天后宫和崂山太清宫之间。家境贫寒的人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积金置船,网捕为生”。

    然而,青岛村渔民平静、封闭的生活,注定要被历史的车轮撞破。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强行撞入清朝封闭锁国的僵硬体制。“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之声,遍布朝野。几十年后,清朝自以为居住在世界中心之国的优越感被彻底打破。

    1840年之后的青岛渔民,频频见到金发碧眼的洋人出现在胶澳(胶州湾古称)。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也不懂他们为何测绘、勘探,但隐隐约约感到一丝丝不祥的气息,胶澳要变天了。因为洋人对胶澳一切都感兴趣,地形、潮汐、气候等数据,频频出现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

    天然良港的诱惑

    胶澳,今胶州湾的古称,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湾阔水深,浪小波轻,是难得的天然良港;又因其湾口狭窄,易守难攻,不失为天然的军事门户。早在19世纪70年代,美、英、俄、德等西方列强就把侵略的目光瞄向这里。此时的胶州湾有海无防,只因列强在华的利益相互制约,才未被染指。

    在前来考察的洋人中,德国著名的地质及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为胶州湾规划了长远的发展“蓝图”。而美国的传教士方法敛则首次严密地论证青岛作为良港的天然条件。

    据青岛文史专家于佐臣先生介绍,1885年,李希霍芬出版了《中国地图册》,世界另一端的青岛,第一次进入西方社会的视野。青岛的名字出现在《山东东部(胶东)地图》上,当时标注在青岛方位上的只有崂山和浮山所。

    李希霍芬于1868年至1872年在中国进行了7次所谓的旅行,遍及当时中国18个省中的13个。1869年,李希霍芬在他的第三次“中国之旅”时,重点考察了山东,对山东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及地理特征作了深入的研究。李希霍芬并没有实地考察胶州湾,但他敏锐的嗅觉告诉他,胶州湾具备作为一流港口的自然条件。

    李希霍芬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山东,认为胶州湾是德国在东亚最理想的据点,甚至对胶济铁路的修建与走向都进行了规划。李希霍芬的结论是:在胶州湾开辟自由港将成为“华北最大和最好的港口”、“是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一扇门户”。李希霍芬的山东考察,其实是收集情报,绘制地图,为德国的军舰入侵做准备。在德国,李希霍芬一直被奉为诠释中国的辞典和地图,“指向远东的臂膀和手杖”。

    在潍县乐道院任教的美国传教士方法敛,借传教之机到青岛游览考察后,于1890年撰写出一篇论文,发表在上海印字馆,称曰:“青岛之外,势雄壮而优雅,内容严密而坚固。东有崂峰之朝云,西有珠山之夕霭。双山峡淮子口以伸内港,可容世界之大军舰五十余艘。薛家岛障于南,屏田岛(团岛)伏于北,故恰似地中海之直布罗陀海峡。一炮当关,万舰莫进之概。黄岛可敷水雷,阴岛可制军舰。诚山东之形势,中国之巍观也。”

    方法敛简明扼要地把青岛军事、地理的重要性描绘得淋漓尽致,预见性地勾画出青岛港口的未来。

    有识之士的建议

    帝国主义列强对胶州湾虎视眈眈,其野心昭然若揭,引起清朝政府朝野上下有识之士的担忧,他们纷纷上书朝廷,力陈重防胶州湾之理由。

    出使德国大臣许景澄(清廷驻德公使)最先感受到一股来自背后的压力。1886年3月13日,许景澄上奏朝廷,强烈要求发展海军,设铁甲炮船,巩固海防。他建议将胶州湾辟为海军基地,力陈胶州湾的地理优势,在全国海防中的重要性,并告诫:“西国兵船测量中国海岸,无处不达,每艳称胶州一湾为屯船第一善埠。”其实,早在1883年清朝在中法越南战争失败后,许景澄就条陈海军事宜,“力言胶澳形势险要,且为西人垂涎,请辟为海军屯埠,以防未然”。

    无独有偶,1886年7月9日,陕西道监察御史朱一新亦向清廷条陈己见,甚至提出:“欲固旅顺、威海卫,则莫先固胶州。胶州海口二三里,内有大澳,可容群舰。”他认为,胶州湾若固,“上可蔽登莱,下可控江、浙,盖形胜必争之地也”。

    然而两人的金玉良言,如黄钟大吕,可无法引起昏聩的清廷的注意。清朝腐败无能,海军军费捉襟见肘。胶澳未能及时设防,与海军军费欠缺有关,也有李鸿章的北洋海军发展规划有关。

    此时,北洋舰队之父李鸿章,正盘算着如何把其倾力的旅顺军港“多、快、好、省”地建成。他认为,“旅顺与大沽犄角对峙,形势所在,必须先行下手。俟旅顺防务就绪,如有余力,方可议办距直千三百余里之胶州”,更何况“北洋目前兵力饷力实形竭蹶,一旅顺小口,澳坞、军库并日而营,至今尚未齐备,断难远顾胶州”。

    此时,与日本倾全国之力发展海军相比,中国海军和海防费用已经落后。清廷开始筹备慈禧六十寿诞庆典,海军经费继续挪用于园工。1891年3月25日,海军衙门奕劻片称:“查颐和园自开工以来,每岁暂由海军内腾挪30万两拨给工程处应用,复将各省督抚认筹海军巨款260万陆续解津发存生息,所得息银专归工用。”

    建颐和园的费用,本来就应该用于胶州湾海防。但这只是后人面对历史的一种无奈。A26、A27版文记者 王滨 翻拍自《百年青岛》一书。/本报记者刘宜庆

1891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批准在胶州湾派兵驻防。



青岛前海崖角的中国炮台。



"老衙门"前的照壁上画着一只巨兽"谈",提醒官员不要太贪婪。



1897年的青岛村。(本组图片取自《青岛旧影》)



设防:1891年清廷的决策

    1891年6月14日,这是青岛建置的开始,这是青岛发展的原点……

    时间指向1891年,就在这一年,清朝在胶州湾设防。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当时的国际国内重大历史事件。

    1891年的中国,扬州教案、芜湖教案、丹阳教案、宜昌教案此起彼伏,大都以缉凶赔银告终 。1891年的教案,与1897年的巨野教案如出一辙,这一次的教案与以往不同,德国以此为借口,派军舰开到胶州湾。

    事实上,1891年的世界,西方列强的实力远远将清国抛在后面,即使日本“撮尔小国”,也基本完成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青岛建置之后,仅仅过了3年,1894年,龙旗飘飘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完全覆灭。

    这一战,比1840年英国人的枪炮更为沉重,击碎的不仅是清王朝无法修补的体制,更撼动了封建统治下的人心。甲午海战前夕,海军提督丁汝昌收到其昔日留学英国的同学、日本海军将领伊藤博文的信,这位对手写道:“您很清楚,30年前,日本帝国曾处于何等的困境之中,我们是如何努力摆脱眼前的困难的,我们抛弃了旧体制,接受了新体制。贵国也应该接受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如此,一切都会好起来,否则只有垮台。”

    可是,在胶州湾设防的奏折,5年之后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在青岛设防,仍然与李鸿章有关。

    1891年6月,为了展示近些年自己创办北洋海军的成果,李鸿章偕北洋海军帮办大臣、山东巡抚张曜,在旅顺检阅了北洋海军。

    校阅海军之后,李鸿章、张曜一同乘船巡视海防,驶抵胶州湾。6月13日,李鸿章在奏折中写道:“澳内周围百余里,可泊大队兵舰。门口系属湾形,从东至北,环山蔽海,形势天成,实为旅顺、威海以南一大要隘。”李鸿章经过实地勘察,意识到胶州湾重要的战略地位:“昔日英、法兵舰犯津 ,皆在威海、大连湾停顿。现在威、大各口修筑炮台,水师相依,俱成海防重镇。若敌船远来,必求一深水船澳停驻之处。至于乘隙登岸陆路内犯之说,尤可虑也。是胶澳设防,实为要图。”胶州湾设防,如何解决经费问题,李鸿章和张曜经过商议,提出一个解决办法:“烟台、胶州口炮台择定基址,酌量建筑,所需经费,拟请将山东海防捐截留,作为建筑炮台之费,虽数目极微,尚可分年兴办。”

    这一次,清廷立即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1891年6月14日,这是青岛建置的开始,这是青岛发展的原点。

驻防:章高元开进青岛

    清廷在胶州湾设防,大大刺激了青岛的社会经济发展,这里很快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市镇。

    1891年6月14日清内阁颁发上谕,批准在青岛设防,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驻防胶澳。章高元是青岛城市史上第一任军事长官。

    1892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广武前营和广武中营两营军队移防胶澳。山东巡抚又奏调嵩武前营、嵩武中营两营归其指挥。四个营的队伍中,有专门的炮兵营。由此,也足见对胶州湾海防的重视。而按照清朝的军制,总兵相当于现今的军分区司令员或师长,其统辖的镇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

    日本人田原天南在1914年出版的《胶州湾》中记载称,章高元驻军曾一度增加到了1500名。青岛文史专家于佐臣先生对此提出质疑,按照清朝的军制,每营有七八百人至1000人。四个营的兵力应在3000多人。

    从此以后,在今太平路一带,便响起了军队操练声。为配合章高元驻防胶澳,1892年,清政府道员龚照屿始建青岛前海铁码头(今栈桥),所需铁材产自旅顺船厂,以供海军停泊舢板,运卸货物。

    章高元驻防青岛后,选址在青岛口东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总兵衙门,这成为青岛市镇的中心。宋连威在《青岛城市的形成》中写道:“至此,以天后宫和老衙门为主要建筑形象代表的区域,已开始成为胶澳地区沿南海岸的区位中心,青岛村已渐突破旧时单一渔村的格局形式,逐渐向集镇化过渡。”

    总兵衙门建筑风格采用中国古典形式,结构是梁架体系,砖木结构。材料选用花岗石砌墙,周边为青砖镶嵌,建筑一层飞檐,上覆灰色筒瓦,正门高盈丈余。依旧例,总兵衙门前为辕门,座北面南,门前设一长15米的影壁,门外置木制旗杆,上悬清廷大龙旗,辕门内正院分前后三进,东西还有若干跨院。衙门前的滨海街道称为“衙门街”。

    清廷胶澳设防,建设兵营,构筑炮台。清廷胶澳设防原计划在青岛山、团岛各建炮台一座,到1894年李鸿章赴胶州湾勘察设防时,青岛山与团岛的炮台建成,但“尚嫌单薄”,故又奏请在团岛再添筑炮台一座。然而,直到德军侵占胶州湾时,这座炮台也只建了一半。

    清廷在胶州湾设防,大大刺激了青岛的社会经济发展,这里很快形成了一个商贾云集、货栈相连,颇具规模的市镇。青岛口到1896年已有商铺71家。

变迁:总兵衙门的历史往事

    这只兽作为贪婪的象征,警告每天路过此处的官员们不可过于贪婪。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总兵衙门易手,在1906年总督府大楼建成以前,大衙门曾是德国人政府部门的办公之处。英国人F·帕墨在《青岛(1898-1910)》一书中 ,详细写到大衙门:

    大衙门是中国人统治时期建造的,德国占领期间,这里仍然是中国官员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也曾是首任总督鲁绅达尔海军上校以及耶施克的办公府邸。1898年德国巡洋舰舰队来青时,舰队司令、普鲁士亨利王子殿下也曾在此处下榻。从那以后,这所建筑物被扩建并翻修了。其主要入口处在它的南侧。入口处和其他各地的中国衙门一样,有一座影壁,在向衙门的一面上画着一只类似蜥蜴的巨兽——“谈”,瞪着大眼,张着大口,身上长着密密的鳞片和牛一样的尾巴,头部的前方是一轮正在升起的太阳。这只兽作为贪婪的象征,警告每天路过此处的官员们不可过于贪婪。

    在德占时期,总兵衙门和天后宫这两个代表青岛之根的建筑,在一群红瓦的德式建筑中 ,是一种象征。青岛市民称总兵衙门为“老衙门”,这个称呼,显然昭示着青岛的历史与变迁。

    自1906年德国总督府建成之后,青岛的行政中心就转移到这座德式大楼。1914年,日本打败德国,德国的总督府易手;1922年,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行政中心也在这座大楼。“老衙门”在青岛的历史的变迁中,渐渐变老,与西边高大耸立的“总督府”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好像是一位饮恨的英雄,进入了暮年,逐渐被人冷落、遗忘。而它的第一任主人章高元,在退出青岛后,被人称为“罪人”,一个守土未尽责的民族罪人。“不抵抗”是一顶沉重的帽子,扣在章高元的头上,让他抬不起头来,面对舆论纷纷,他两耳失聪。1912年,壮志未酬的章高元,在凄风冷雨中病逝于上海。

    “老衙门”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标志着青岛历史原点的符合。历经沧桑的老衙门,见证了青岛历史的老衙门,于1959年消逝于历史的云烟之中。也许一个新时代不要象征着封建统治的建筑,老衙门被拆除后,在原址开建青岛人民会堂。青岛市人民会堂于1959年5月兴建,次年5月竣工。

附:青岛总兵衙门(老衙门)简史

    1891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批准在胶州湾驻防。这是青岛建置之始。

    1892年春,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命主持胶州湾防务,并于天后宫东侧建胶澳镇守衙门,后俗称“老衙门”。

    1897年11月14日,德军借口“巨野教案”在青岛前海突然登陆。总兵衙门被改为德国胶州占领军临时司令部。

    1898年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总兵衙门一度成为首任总督鲁绅达尔海军上校等人办公府邸。

    1914年11月,日德战争,德国战败,总兵衙门一度成为日本占领者的临时海军兵营。1930年代,又成为居民住宅。

    1940年前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李仲刚(后来成为汪伪政府警备司令)在总兵衙门里创办了一所私立中学东文书院。

    1949年,青岛解放后,总兵衙门成为了青岛二中的分校校舍。1959年5月,总兵衙门被拆除。

    1960年5月,青岛市人民会堂在总兵衙门旧址落成,一直至今成为青岛人民参政议政 、接待贵宾、文艺演出的场所。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修相科]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