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成香饽饽 村民靠"年画经济"发家致富

2011-05-12 13:3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绵竹年画的第八代传人陈兴才和他的孙子--第九代传人陈钢。



    “5·12”大地震前夕,23岁的雷菊花和很多绵竹年画村年轻人一样,把家里的油菜田交给父母打理 ,只身到外地打工。师范学校毕业的她 ,之前在广东一所初中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而如今,她已经回到村里,成为一位年画艺人,每月靠年画就能有2000元的收入。

    借着灾后重建的契机,古老的绵竹年画村重现焕发了生机,这里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原先不起眼的年画如今颇受游客们的喜爱,年画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者也纷纷回到村里,重拾先人留下的这门传统手艺。靠着“年画经济”,绵竹年画村出现了一批年画作坊、农家乐、茶室、棋牌乐、农业观光园,越来越多的农民改行当起了小老板。

    学年画月赚2000元

    如果没有这场地震,23岁的雷菊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能从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改行成为一个年画艺人。

    雷菊花的家就在年画村。“5·12”大地震发生之前,雷菊花和同村的很多年轻人一样,把家里的油菜田交给父母打理,只身到外地打工,师范学校毕业的她,曾经在广东一所初中找到了一份当中学教师的工作。“5·12”大地震发生后,雷菊花的父母幸运地躲过一劫,可家里的房子却在地震中轰然倒下,父母从此住进了帐篷。

    远在广东的雷菊花得到这个消息,赶紧回到老家照顾父母 。在帐篷里住了几个月后,苏州市来的援建队伍进驻年画村,帮助村民重新建造了房屋。房屋建好了,可此时的雷菊花却再也不想离开父母,“毕竟守在父母的身边,心里还能踏实些”。

    5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绵竹市孝德镇的年画村采访时,雷菊花坦言,她本想重新找一份当教师的工作,可由于种种原因,愿望一直没有达成。那段时间,恰好村里已经有了专门培训年画艺人的项目,而且也有帮助销售年画的公司,村委也动员大家去学年画,雷菊花便动了心,2010年1月份,她报名学起了年画。     “教我的是公司请来的一位年画师傅。由于我曾经学过工笔画,有了这个基础,我比其他人上手更快,大约过了半年,我就能画四尺宣纸大小的年画了。”雷菊花说,她擅长的题材是人物画,而在她师傅陈学彪的眼中,她的“三星高照”、“赵公镇宅”、“羊脂观音”、“寿山佛海”等人物肖像画已经颇具火候。

    “一张四尺宣纸的画现在能卖500元钱,公司会返一块利润给我。画一幅四尺宣纸的人物画大约要花3天时间,一个月下来,固定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雷菊花说,这笔收入已经让她感到满意,“在农村里,这笔钱也算不低的收入,而且随着我的手艺越来越纯熟,收入还能再提高一下。”

    家族技艺,全村推广

    绵竹年画与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绵竹年画村的名声虽然早已远近闻名,可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的第九代传人陈钢的眼里,在大地震发生之前,年画村里并没有多少人画年画。

    “我今年31岁,自打我记事的时候起,村里就我们一家还在画年画,我爷爷、父亲、姑姑……我们家10多口人,就是村里所有能画年画的人。”陈钢回忆说,大地震发生之后,年画村又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村里的年画博物馆受损关闭,全村80%的房屋都成了危房,村民都被迫住到了帐篷里,原先还在坚守绵竹年画的陈家人也把精力放在重建家园上,根本没有心思创作年画作品。

    然而,这一切在2009年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人的来找我学年画,最多时我要教将近20人画画。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以前在北京、成都打工的年轻人。”陈钢告诉记者。在他家对门,有一家新成立的绵竹轩辕年画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龙视告诉记者,公司从2009年11月份成立以来,已经先后培训了60多位村民学习年画创作技法,“来学画的大部分都是家庭妇女,还有一些原先在外地打工,现在返乡的年轻人”。

    记者从年画村村委了解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年画村专业年画艺人已经有150名,而会画年画的人已经达到了400余人。

    20元的年画如今卖300元

    陈钢的爷爷,今年92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的第八代传人陈兴才也有自己的感触。就在10多年前,老人创作的一对“3毛”大小(当地俗语。其尺寸大小相当于一张四尺宣纸对折三次)的门神,最多也就能卖到20元一对,而子女们创作的“3毛”大小的门神甚至低至几角钱就卖。

    在陈兴才看来,既然画年画的收入没有外出打工挣得多,自然也没有人再来主动学年画了。可是,从2009年7月起,陈兴才突然发现,住了90多年的家乡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绵竹市与对口支援重建的苏州市合作,共同投资3800万元,借鉴同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发展经验,在地震后的年画村旧址上兴建了一个绵竹年画新村,原先不起眼的年画,也被列为绵竹市灾后重建重点打造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从那之后,绵竹年画村的名气越来越大,绵竹年画也火了。”老人告诉记者,如今他的一对“3毛”大小的门神,已经能卖到300元,不过,由于年事已高,他一天也画不了几幅,每天的画作都成了抢手货,有些人来得晚买不着画,就干脆坐在门口等他画,或是找老人的孙子陈钢“拉关系”买一幅。

    “我们家也成当地的旅游景点了,每天能来上百人。遇到节假日,光旅行社的大巴一天就能来十几辆。”陈钢告诉记者,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他们家现在创作的年画大都进行了装裱,或是制作成册,价格也涨了数倍。2010年,陈家靠年画的收入就超过10万元。

    年画村的普通村民同样可以凭借年画致富。陈龙视告诉记者,以绵竹轩辕年画有限责任公司培训的村民为例,经过培训,现已有20多人留在公司当画师,每月工资在1000元至4000元之间。“以前人们不愿意画年画,主要是担心销路不畅,不挣钱。现在我们采用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公司在外承揽订单,销售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3年等于20年。”在年画村支书徐世鹏看来,年画村震后3年的发展速度让人惊讶。“村里现在成了4A级旅游景区,无论是哪个旅行社推出的绵竹旅游线路,其中必有绵竹年画村这一站。光是今年五一这三天,最少接待了25000名游客。”徐世鹏告诉记者,来年画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也在村子里催生了不少新行当:年画匠、导游自是不必说,不好农民还纷纷改行当起了农家乐、茶室、棋牌乐、旅馆的小老板……

    ■链接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

    白墙黑瓦,朱漆翘檐,道路两旁绿草油油,竹林茂盛,漫步在年画村里,可以尽情领略川西民居的风情。由于援建者来自江苏,民宅之间又时不时冒出一座小桥,凭栏静观潺潺流水,好像又来到了烟雨江南。年画村不仅建得美,景观也多,首推就是家家户户墙壁上的年画,历史人物、花鸟鱼虫。

    据悉,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的年画品种。由于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在内容上,绵竹年画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归纳起来有:避邪迎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俗民风、名人字画、花鸟虫鱼等。在技法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彩绘和工笔重彩画的某些手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而又和谐。

    文/特派记者 李兵 图/特派记者 刘延珉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相关专题:汶川5.12地震三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