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在教汉语时,维族的汉语老师和孩子们一同在学习。
本报记者高亮教维族孩子写汉字。
结束了短暂的授课,孩子们眼里流露出不舍之情。
孩子们以淳朴的笑容欢送记者
3村小学内虽然都是维族学生,但却实行双语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要上汉语课,但教授汉语的维吾尔族教师的汉语水平也不高,有些甚至是自学成才。缺少汉语老师也成为令校长头疼的一件事情,招到正规的汉语老师也是学校一直盼望的事情。在3村小学采访过程中,得知记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学校一再要求记者给学生上一堂正规的汉语课。而借着这次宝贵的汉语教学经历,记者对当地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们对学习的渴望之情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交流存在障碍语速要放到最慢 按照学校的安排,9月30日中午第三节课,记者临时客串了一把五年级学生汉语老师的角色。在向该班汉语老师图尔荪麦麦提详细了解了学生汉语课进程,简单进行了备课后,记者首次“教师之旅”便正式开始了。
虽然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因为汉语底子太薄弱,加上没有正规的汉语老师教课,他们的汉语水平还是很低的,可汉语教程依旧只是简单的识字。在上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们明白记者要表达的意思,必须将说话的语速放到最慢,而且尽量要使用比较短、常见的词语来说话,否则孩子们就会难以理解了。
汉字虽会写笔画顺序却搞不清 按照图尔荪麦麦提的建议,记者首先带着学生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让学生们默写了上节课学到的十个汉字。在学生的默写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虽然学生们能写出绝大多数提问的汉字,但很多汉字的笔画顺序却都弄错了 ,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姑娘是班里学习比较认真的,记者提问的汉字都写了出来,但却有几个汉字笔画写错了,如“苹果”的“果”字,她先写出了一个“田”字,又在“田”字下写了一个“木”字,虽然最后看起来跟“果”字差不多,但其实却错了。
为了纠正孩子们的这个问题,记者用了 2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明白汉字的书写不光是写出来这么简单,还要注意笔画的顺序。
学校汉语老师也当起了学生 首次当老师,紧张是自然少不了的,而如果在上课时还有听课的老师,心情更会加倍紧张。在当天的教课中,学校的几名汉语老师也进入了五年级的教室听课,面对这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一开始还非常紧张,生怕出现什么差错,当发现他们是真心想学一下正规的汉语时,紧张的心情一下变成了互相交流的坦然。
记者发现,由于一些汉语老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汉语课教育,因此对汉语的很多东西也都浅尝辄止,如不知道汉字正确笔画顺序等。“今天收获挺大的,没想到汉字的书写有这么多讲究。”课后 ,当听到图尔荪麦麦提发自内心的肯定后,记者初做教师的忐忑心情也得以平复。
40分钟课程,累却快乐着 由于时间有限,记者仅仅代了一节课,但就是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却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辛苦。课堂上除了站着就是蹲着,一节课下来腿都麻了 ,而为了争分夺秒,教给孩子更多的汉语知识和学习方法,整节课都在不停地说话,本来就干燥的天气,加上一节课不住嘴,40分钟下来,口干舌燥 ,嘴唇都干裂了 ,而像这样的课,当地的老师每天都要上至少三节。
当得知自己所学的知识不完全正确时,课后班里十几个孩子围住了记者,问了很多问题,要不是因为急着赶回县城,这些问题一整天都回答不完,临走时几名教汉语课的老师还专门留下了记者的电话号码,以后有问题方便电话咨询。
而在结束短暂的40分钟授课,当学生以热烈的掌声欢送记者这位不速之客,看到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不舍时,我更是深深地被孩子们的淳朴和热切的求知之情所感染。如果能多几名好教师,如果学校条件能好一些,这些淳朴的孩子未来又将迎来多么广阔的天地呢?
文/特派记者 高亮
图/特派记者 何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桑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