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会组织放权正当其时

2011-11-28 09:3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张燕  

    11月22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深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加大政府职能转移管理力度,舍得向社会组织“放权”,敢于让社会组织“接力”。“凡是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好’的事情,都要逐步交给他们。”在广东省,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 、特殊领域外,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将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与此同时,广东还将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一业多会”,改变“一业一会”的垄断格局。(11月23日《南方日报》)  

    稍加回忆就可以想起,近一年来,各级官员有关向社会组织放权的声音,以及不少地方给社会组织松绑的试点举措,其实大有合流之势。今年5月,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将加大社会组织登记范围,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三类社会组织有望直接登记,不用受限于双重管理体制;北京今年初规定社会福利等4类组织无需找主管单位,可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此外,广东下辖城市深圳一定程度上已经为社会组织敞开怀抱,并引进了壹基金落户,比其他城市快了半拍。

  乐观地看,如今,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必须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组织的孵化和繁荣松绑。不过,乐观中也有隐忧,红十字会、宋基会等官办社会组织因为近来的丑闻,丧失了社会信誉,如红会副会长再谈郭美美事件时所言:3天毁掉100年。

  一些官办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丑闻之所以层出不穷,根源就在于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可以履行的职能大包大揽,这不仅导致效率不高,使得社会组织发展僵化,失去竞争活力,还会因为不透明而造成腐败。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会有各种细分、多样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是政府部门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可以有效增加社会沟通,合理进行利益和诉求整合,培养社会公信和自律机制,防止社会矛盾扩大,有利于社会稳定。

  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各类社会组织还很少,据民政部门统计,如果按人口比例算,我们的社会组织数量只有法国的1/90,美国的1/40。另外,由于公益门槛高,还存在竞争不充分、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黑幕重重等问题。近来,壹基金、邓飞的免费午餐项目因为其专业的操作、公开透明的保证,赢得了很多人的信任和支持。这些组织或个人的努力证明,社会组织有能力做好各种社会工作,可以为政府排忧解难,帮助更多的人。

  当然,为社会组织放权并不是不需要政府,而是让政府转换角色——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参与社会组织管理的最好途径,就是制定良好的规则,在良好的规则下,社会组织有较为宽松的生存和运行环境,可以得到充分的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孟祥龙]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社会组织 放权 张燕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