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 大学生体质全面下降(图)

2012-01-14 03:2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调查

上体育课成了“唯一的运动”

    在13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针对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岛城高校都非常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在大一和大二均开设了体育必修课,可选择的体育项目非常多,如青岛科技大学除了在大一、大二开设必修课外,还在大三开设了体育选修课,体育项目有各种球类、瑜伽、田径、健身、舞蹈、帆船等36个项目;青岛农业大学大一、大二也都开设了体育必修课,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育测试。

    大学新生体质逐年下滑

    除了开设各类体育课外,大多数高校都将体育课以及体质监测结果当做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每年我们都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监测,检查学生的6项身体指标,并进行1500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测试,如果测试和体育课成绩不合格,就没法毕业,而且不能参与评优、保研、奖学金评选等。”青岛科技大学体教部副主任楚晓东表示。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在新生入学和毕业时也会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测,体育课成绩不达标也不准毕业。

    为何一方面高校对学生体育运动非常重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体质却在下滑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课外活动的缺乏以及将网络视为自己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大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主要原因,体育课甚至成了一些学生大学期间唯一参加过的体育运动。

    “没有了学业压力,大学生反而不愿进行体育锻炼。”楚晓东表示,相比于体育运动,很多大学生更喜欢网络和游戏,从每年学校对新生的体质监测数据中可以发现,每年入学的新生体质合格率虽然都能达到85%以上,但却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现在很多大一新生的体质测试水平不如高一高二学生,也不如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这些大一新生可能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上过体育课,也没有参加过课外体育活动。”

    场地有限影响锻炼热情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这样一群学生,他们也想锻炼,但受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无法锻炼,久而久之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对此,一位从事高校体育教研的人士表示,大学扩招造成大学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严重不足。很多大学人数增加了一倍两倍,但场地却没有增加,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即使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想法,也很难实现。

    除了场地限制外,大学生自主组织体育活动的水平也很低。“大学里体育社团不少,但这种社团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有限,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本来就差,再缺少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学生就更少参与体育活动了。”

■建议

多搞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光靠体育课的运动量肯定不够,这就要调动学生业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青岛科技大学体教部副主任楚晓东表示,学校下一步将从学生社团入手,由原来让学生社团自主组织活动转向由学校引导,组织全校的体育活动,“如一些校际或院系的球类比赛、趣味体育活动等,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王乃英也表示,要解决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除了加强体育课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锻炼,要依靠社团的集体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改变运动会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的现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针对学生课余时间不愿参加体育运动,身体素质日渐下降的情况,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门成立了足球、散打、跆拳道、瑜伽、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和游泳等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利用中午、下午的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