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助她,是想让她用我的血延续她的生命。”这句话是杨旭苹帮助别人时说的话,这也是信报救命血联盟所有志愿者想要说的话。他们认为,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直接把自己的血液输到病人体内。其实 ,抽取的血液还需要经过复杂处理,需要一个“蜕变”的过程 ,才能使用。
A“消毒”后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
志愿者刚刚献的血,要经过很复杂的处理过程 ,可是患者不能长时间等待,所以医生要先用之前一些人献的血,然后用志愿者献的血补上。那么血液经过了怎样的处理步骤,才流进病人的身体呢?2月13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市中心血站。
当病人无血可用的时候,医生会让其打信报救命血联盟的热线电话80889446,看看有没有志愿者愿意献血。由于群里的志愿者很配合,使得献血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他们会尽快到附近血站,填写互助献血单,把血献给指定的病人。可是,血液并没有被马上运走。
每天下午,都有一辆车来到各采血点,这辆车会将所有的血收集起来,这其中,就有志愿者献的血。在市中心血站,每袋血都会被打上独有的标签,这就是这袋血的“身份证”,“身份证”将一直陪伴着这袋血。
市中心血站,随后会对血液进行处理。“ 血液中有很多成分,我们需要把那些有害的成分删除。”市中心血站成分科主任丛培芳介绍说,“我们要对每袋血进行‘消毒’,这里的‘消毒’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消毒,而是将血液中的白细胞等物质去除。”
“血液处理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每个人献的血都在一个单独的血袋中,处理过程也是一袋袋分开进行的。”丛培芳补充说,“血液登记后会进入成分科,我们将白细胞过滤掉,然后分离出红细胞和血浆。”
具体怎么做?
记者看过全过程,就是把血液一袋袋倒挂起来,倒挂15分钟,靠过滤器将血液中的白细胞过滤掉,之后将血袋放入一台固定机器中,靠高速旋转分离出红细胞和血浆。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通过这一步骤,记者发现,献血者的血已经发生了“蜕变”,因为血浆被分离出来后,剩下的只有红细胞了。也就是说,如果患者需要输血的话,输入的仅仅是红细胞。
那么血浆有何用处?丛培芳解释说,普通输血无需血浆,血浆会用于烧伤等需要特殊输血的病种。
B 一项检测不合格就得报废
分离出的红细胞是不是可以直接用了?还不行!每个人献的血不一定都能用,一旦检验不合格只能报废。所以,血液检验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血型、乙肝、丙肝、艾滋、梅毒、转氨酶和核酸七项检测。
“血液已经处理过了,做检测时难道要抽出一部分吗?”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献血后工作人员将献血者的一部分血液放到四个试管中,这四个试管中的血就是用来做检测的。
一位专家曾跟记者提到一个观点:比起异体输血,自体输血更安全,一项检测不合格,输入人体后就会引起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进行检验时,工作人员特别细心。依靠着先进的仪器设备,每项检验项目都得进行两次才行。
结果出炉后,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汇总,看看哪袋血的指标不合格,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不能用?全部写在废弃血液的登记本上。与此同时,血袋上也会被标注“ 不合格”字样。
检验合格的血液按照A、B、AB和O 四个血型储存在不同的仪器里,温度在4℃以下,红细胞一般能保存35天,血浆则能保存1~5年。市中心血站对库存量有严格要求,如果哪个血型的血库存量过高,就暂缓对这个血型血液的采集。
每袋血都有自己的编码,当医院向市中心血站提出申请后,血袋就会按次序被取走了。
输血的过程很多人见过,就跟打吊瓶一样,但患者使用之前,医院还得再进行检测,这次检测的目的很明确了:看看患者的血液和献血者的血液指标是否一致,能不能输血,这叫交叉配血,得进行两次交叉配血才行。
市立医院血液科尹主任解释说:“即使同血型,也不一定能用,一个红细胞中有400多种抗原,交叉配血时要看起主要作用的几种抗原是否相吻合。”
经过层层把关,“我”的血终于顺利流入“你”的体内!
2月12日,一位王女士打来求助电话:“我是患者的妹妹,姐姐今年42岁,左眼上长了个血管瘤,医生定好14日动手术,但需要有人献血。我是胶南的,自己想献血但本来就贫血,姐姐还有个女儿,今年17岁不到献血年龄。实在没办法了,你们帮帮我们……”
记者了解情况后,把信息马上反馈到信报“寻找救命血”平台上 ,胶南王女士的求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看到消息后,热心的金女士直接回复:“我可以给她献血。”最终,她献了400毫升。记者 宫岩 王磊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