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贤为亡母写的诗,下方是父母的合影。
“父母一生真不易,含辛茹苦为儿女。精打细算度日难,勤俭持家美名扬。”5月9日,62岁的刘安贤老人专门找到本报记者,递上了他献给亡母的“母亲节礼物”——一首白话诗歌 。诗写得简单 ,却句句体现着老人对母亲的怀念。“我母亲若在世的话,也该92岁了。”用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做开头,老人缓缓地为记者讲述了有关母亲的故事。
织布赚点钱,养大五儿女 “我母亲出生于1920年,是个非常传统的女人,这一辈子都为了我们五个孩子而活着 。”祖籍山东省商河县的刘安贤如此评价自己的母亲。据他讲,母亲李秀芳是“小脚女人”,没有出去工作过,但却一直靠着在家工作补贴家用,母亲持家时地精打细算,在整个街道都是出了名的。
1953年,父亲刘瑞三带着母亲李秀芳从家乡商河到青岛寻未来,“那时候带着三个孩子,我是老二,才两岁半。”刘安贤说。来到青岛后的日子过得很艰辛 ,弟弟妹妹又出生了,一家七口人全部依靠父亲在洗染店里做工的工资,每个月只有 30元,母亲就开始在家里织布、做衣、拆线贴补家用。“虽然家里穷,但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从不会委屈我什么。”刘安贤说,就这样,五个孩子全部被拉扯长大,其中最小的,今年也有 53岁了。
“母亲是最贤惠的女人,我十几岁的时候,贪玩又爱吃。她总是坐在街道旁的马扎上,面前是一堆别人不穿的衣服。”这样的画面,深深地烙在刘安贤的记忆里。据介绍,拆一斤线要两三天,有1元~1.5元的酬劳。“那时候,猪肉是八毛六一斤,花生油是八毛三一斤,她干两三天,差不多能为我们这些小孩儿换顿肉吃。”刘安贤说,“如今生活好了,猪肉却再也没有那种味道了”。
人穷志不短,送馍给恩人 “那时候家里穷,母亲就靠着节约过日子。”刘安贤说,他穿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织的,在兄弟姐妹之间“共享”,做饭也是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好看又好吃的花样。“家里有一段时间,是靠着邻居救济度日的,母亲就总是告诉我们几个,别忘了别人的恩情。”
李秀芳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平时,她总乐意给邻家的孩子们做点吃的,孤寡老人的衣食起居也会关心到。”刘安贤回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邻家一位曾经帮助过他家的老妈妈。“文革期间,有天早上起床后,母亲看到老妈妈家门口站了很多红卫兵,后来知道他们要被遣返回乡。”刘老说,这时候李秀芳立马回到家里,搬出面盆就开始和面、烧火,蒸了十几个馒头,一边蒸一边说:“快来帮忙,赶紧蒸好送去 ,他们路上能有个吃的。”
“那个年代,白面馒头是很珍贵的,母亲怕老妈妈不要,就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嫂子,以前借了你五斤面,你忘了吧,这次还你’……”刘安贤告诉记者 ,当时,他家一个月也就只有不到20斤白面。后来,老妈妈的孩子专门从潍坊赶到青岛表示感谢,说多亏了这些白面馒头,一路上才不至于那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