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平面"长高"75毫米 气候变暖等原因所致

2012-07-07 08:3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都市报7月6日讯(记者 李保光) 近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1年中国海平面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1年我省沿海地区的海平面比常年(该公报将1975年至1993年的平均海平面定位为常年平均海平面,简称常年)偏高75毫米,比2010年偏低7毫米,在我国所有沿海省份中排第四位。预计2050年,我省海平面将比常年偏高145~210毫米。

  《公报》指出,近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但根据不同的区域 ,其上升的幅度也有所差别。1980年至201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约85毫米,平均上升速率为2.7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渤海西南部、黄海南部和海南东部沿海上升较快,均超过了100毫米;辽东湾西部、东海南部和北部湾沿海上升缓慢,均低于80毫米。

  《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偏高69毫米;但与2010年相比,总体偏高只有 2毫米。在沿海省份中,海南和广东沿海海平面明显偏高,分别比常年高100毫米和93毫米;天津、山东和江苏分别高88毫米、75毫米和70毫米;其他沿海地区介于35~67毫米之间。不过,尽管山东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了75毫米,但比2010年还是偏低了7毫米。

  预计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到2050年海平面将比常年升高145~200毫米,其中山东省沿海海平面可能会比常年偏高145~210毫米。

  《公报》建议,山东省应加强海岸防护,开展岸线整治和生态恢复工程,有效减缓海岸侵蚀的影响;实行全省淡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强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节水型农业,有效降低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影响。

  此外,由于2012年7月至9月是山东沿海季节性高海平面期,7月22日、8月3日、8月20日、9月1日和9月18日前后是天文大潮期,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如遇热带风暴北上,极易发生风暴增水、季节性高海平面和天文大潮三者叠加的情况,形成灾害性高潮位。《公报》提醒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此外,由于围填海的地面松软,易发生地面沉降;而围填海边岸面对大海,缺乏滩涂缓冲,直接受台风、风暴潮和巨浪等海洋灾害的冲击,是海平面上升的严重脆弱区。相关专家建议对围填海土地开展海平面上升影响评估,定期监测区域地面变化,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原因 气候变暖、地质活动、局部自然环境

  李培良是中国海洋大学专门研究海平面问题的专家。“从宏观上来讲,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是海平面升高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年来气候变暖,包括格陵兰岛和南极大陆在内的一些冰川都在融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海平面有所上升。”李培良表示,局地的自然环境跟海平面的升高也有一定关系。“比如山东半岛附近,近年来一直以东北风为主。”李培良说 ,在季风的长期作用下,海水被吹向陆地,导致近岸地区的海水增多,海平面自然变高。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海平面的升高跟地质活动有关。此前,研究海平面问题的专家左军成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情况下,海平面变化的数据是一个相对数字。“除了海平面的实际变化外,还包括地质、地壳的运动。”据他掌握的数据显示,地质、地壳上升的速度都超过海平面上升速度。

  影响 胶州湾湿地20年减160平方公里

  海平面升高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此,李培良表示,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会导致沿岸地区风暴潮灾害、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侵蚀海岸,情况严重的还会淹没海岛,甚至码头。“高海平面抬升了风暴增水的基础水位,高潮位相应提高,风暴潮致灾程度加大。”李培良认为,对于人工岸段,海平面上升会淘蚀堤防岸基,影响堤防安全。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山东沿岸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灾害严重。其中,东营岸段普遍存在海岸侵蚀;蓬莱的部分岸段侵蚀速率达2.8米/年;青岛胶州湾因海岸侵蚀造成生态湿地减少,20年减少了160平方千米。2011年滨州重度海水入侵距离达29千米,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潍坊寿光市的最大入侵距离超过32千米,寒亭区的重度入侵距离近29千米。

  记者 李保光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海平面 气候变暖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