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女性比男性多活6.14岁 慢病死亡占九成

2012-07-18 06:2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7月17日上午,本市发布了《2011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本市去年有49515人死亡,略少于前一年的50322人。全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0.80岁,并且女性期望寿命在各年份均高于男性。报告还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8.04%,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人均预期寿命的主要问题。

期望寿命12年增长4.96岁

    当日上午,市卫生局副局长魏仁敏介绍了2011年本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情况他说,通过死亡监测报告系统报告死亡人数为49515人,其中男性为28318人,女性为21197人。死亡人数较前一年略有下降。由此来看,去年本市居民总死亡率为692.13/10万,其中男性总死亡率为776.91/10万,女性总死亡率为607.56/10万。

    数据显示去年本市活产婴儿 63113人,新生儿死亡133人,死亡率为2.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发布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本市去年期望寿命再次增高,达到80.80岁,比2010年增加了0.70岁。“从75.84岁增加到80.80岁,12年增长4.96岁。”魏仁敏说。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7.84岁,女性为83.98岁,由此看来女性平均能比男性多活6.14岁,并且“女性期望寿命在各年份均高于男性”。

慢病总死亡率降了0.68%

    据统计,三大类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情况显示,去年本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568.80/10万,占死亡总数的88.04%;伤害死亡率为41.09/10万,占死亡总数的6.36%;传染、营养及母婴疾病死亡率为14.35/10万,占死亡总数的2.22%。三大类疾病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从死因顺位上看,去年本市居民死亡的前十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及代谢的其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与2010年比较,其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伤害死亡率分别下降1.83% 、2.62%、7.43%;而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分别为3.36%和2.22%。

    根据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8.0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到总死亡人数将近九成,是影响青岛市居民健康和人均预期寿命的主要问题。”不过,魏仁敏也提出,2011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死亡率较2010年下降0.68%。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 期望寿命 女性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