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的“特色街区”梦 四次改造仅火了劈柴院

2012-07-24 13: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栈桥上如织的游人大多对中山路视而不见的成因,既有停车难和旅游导视系统缺失等顽疾,更有中山路历次改造过程中所存在的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实际上,中山路从来不缺乏旅游资源 ,兼具中西特色的老城区里院、大量德式建筑,以及一家又一家的中华老字号,都隐藏着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此番政府即将开展的第五次改造,提出将中山路打造为“特色街区”和“最佳旅游目的地”,在鲁海、陈维俊等众多老青岛人看来,正是复兴中山路的要义所在。

      定位争议:重振商圈几无可能

  2004年3月15日,随着一声巨响,36.5米高的青岛饭店东楼轰然倒塌,拆除青岛饭店东楼是中山路教堂区拆迁的最后一笔,也是最重的一笔。

  这是第三次针对中山路进行的改造。根据当时政府已批准的规划要求,这里的公益性项目将占55%。以地下停车场(不少于500车位)、电影院、小剧场、书城、休闲广场等公益性项目为主,兼有餐饮、其他商业附属设施。教堂区将是整个中山路改造的重点和亮点工程。这个地块改造完之后,将解决中山路目前停车难、功能不健全等问题,增加区域内商流、人流,增强中山路休闲、文化和娱乐功能。

  “我们定位为文化娱乐,而不是商业,因为中山路已经不缺商业了,缺的是文化产业。”当时负责教堂区即中山路18号地块项目开发的是青岛中山置业开发有限公司,时任该公司总经理的曹建光于2005年开始招商时对媒体表示。

  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遭遇资金困难、各职能部门协调不到位等问题,教堂区改造后来成了“半拉子工程”。直至2011年元旦,青岛悦喜客来购物广场正式开业,中山路历经12年之后再添大型综合性购物广场,百年老街的改造重回试图振兴传统商圈的套路。

  悦喜客来的开业,同时宣布了教堂区“文化产业”定位的事实性夭折。

  中山路的第一次和第三次改造过程,同样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两次都提出要建商业步行街,最终效果都不明显。”一位曾经参与过中山路改造的资深人士表示,在对中山路的定位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究竟是精品商业街,还是建文化特色街,不仅是专家,即便是每个青岛市民也都有自己的观点。”

  “对于中山路的改造定位,各方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总体上给人的感觉,还是想把中山路恢复成往日的那种传统居民型商圈,”一位在中山路经营店面多年的商户认为,这种定位背离青岛市整体的规划方向,也已经不符合中山路目前的经济现状,“整座城市的政治经济中心早就东迁了,台东和香港中路承载着主要的商圈功能,李沧和城阳也都有了自己的大型购物广场。

  与此同时,老城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下降。中山路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基础设施:八成停车需求难满足

  旅游旺季里,几百米之隔的栈桥和中山路游客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与中山路的停车难不无关系。

  一辆来自济南的旅游大巴,在广西路上逡巡了半个小时,才勉强在路边找了块停车位。大巴司机陈友德撇了撇嘴,说,“停个车跟打游击似的,费半天劲找个停车位,还害怕交警过来开罚单。”

  这几乎是外地旅游大巴在中山路一带的常态。

  “我个人觉得,如果能把栈桥上游客中的一半吸引到中山路,那么老街上商户们的生意也许能有些起色。”但让中国旅行社总社(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宇超这些旅游从业人员无可奈何的,还是中山路里面停车难的问题。

  广西路、湖南路、河南路,三条道路两侧停满了旅游大巴。“就像是人体内淤塞的血管,路边停车严重干扰到了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陈维俊接着分析道,“旅游大巴停车不方便,旅客便很难在中山路逗留,旅客进不来、或者在中山路逗留的时间不长,怎么指望他们在这里消费呢?”

  目前的中山路附近,除了相距甚远的奥特莱斯停车场之外,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型停车场。“青岛国货、招商银行、百盛,都有自己的停车场,但主要是满足本身的停车需求,远远无法满足旅游旺季里多如牛毛的旅游大巴,”陈维俊认为,目前仍有八到九成的停车需求处于饥渴状态。

  停车难不仅制约着外地游客的消费热情,同样挡住了希望来中山路怀旧的本地市民。“我们平时想来中山路看看,只能坐公交车过去,根本没办法开车。”汤宇超说,随着选择私家车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 ,中山路停车难对于自身发展的桎梏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眼看着汹涌如潮的游客逛完栈桥后,向极地海洋世界、崂山、八大关分流,却对中山路视而不见,陈维俊、高舰等中山路老商户代表,都渴望中山路能在未来的改造中解决停车难问题。“流失的不只是游客,还有能带给中山路的丰厚旅游收益。”海滨海产品商场经理高舰心疼地表示。

  近年来深居简出的青岛史学家鲁海,也一直关注这一问题,他建议修建三五个大型地下停车场,“老城区地下都是花岗岩,挖出来出售的话,还能带来一笔收入,可谓两全其美。”

  解决停车难的问题需要时间,但在陈维俊看来,在靠近栈桥的中山路路口设置一个旅游导视系统,刻不容缓。“中山路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青岛人知道,但外地人就不一定了。这就需要一个地标式的建筑,注明中山路的特色之处,激发他们来中山路游玩的兴趣。”

  目前,中山路路口处仅有一块写有“中山路”三个字的路牌,显然无法承载旅游导视功能。

  文化卖点:梁实秋闻一多曾齐聚中山路

  “振兴商业活力,打造集商业、文化、旅游 、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本土文化的特色街区和最佳旅游目的地。”青岛市中山路欧陆风情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中山路即将进行第五次改造前表示。

  在部分中山路老商户看来,“特色街区”和“最佳旅游目的地”,契合了青岛城市发展对中山路的定位。

  亲历了中山路前四次改造的鲁海,亦对政府此次提出的中山路改造定位表示赞同。这位81岁的老人认为,中山路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的最大卖点之一便是文化,他专门提出了“三街六院九楼”的概念。

  “所谓‘三街’,分别是黄岛路、四方路、芝罘路,围绕中山路形成三角状;六院是复兴广东会馆、三江会馆等老字号,九楼则是从中山路附近选择九座知名历史建筑。”谈及此处,鲁海拿出自己与另一位岛城作家魏世仪于2002年联合著作的书籍——《青岛中山路》,并以已经消失的顺兴楼为例,结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上世纪30年代这座“青岛第一楼”的文化痕迹,“当时梁实秋、闻一多、陈季超等人号称‘酒中八仙’,他们都任教于青岛大学,每逢开校务会议,便齐聚顺兴楼。”

  梁实秋作为美食家,曾于《饺子》一文中写道:“我吃过顶精致的饺子,是在青岛顺兴楼。”

  “另一座已经消失的中山路老字号英记饭店,是康有为享受最后晚餐的地方。”鲁海不无憧憬地说,如能复兴这些老字号,外地游客一定会对中山路饶有兴趣。

  青岛摄影家袁宾久表示,独具青岛特色的里院,如能进行保护性开发,也有望在未来的中山路旅游经济开发中绽放光芒。“里院的楼房多是德式和日式建筑,里面是中国传统的院楼。这种兼具中西特色的建筑,国内仅青岛一家。”袁宾久笃定地认为,通过悉心挖掘,中山路还能呈现出更多文化卖点,“譬如瑞蚨祥和谦祥益,都凝聚着青岛百年历史。”

  作为商人的陈维俊,同样清楚中山路历史文化之于复兴中山路的价值,他和他的一帮朋友,正筹备在劈柴院修建青岛第一家中山路博物馆。“届时游客来这条老街游玩,顺便来博物馆了解中山路的历史,也可作为中山路的景点之一。”

      休闲经济:让老街焕发青春

  如今的中山路,仍有部分老字号经营状况良好,有着91年历史的天真摄影便是其中一家。

  “这些年来,我们店已经在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中有了不错的口碑。”天真摄影企划部经理马嘉翼表示,但天真摄影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我们不仅在崂山建了摄影基地,还持续更新婚纱款式、提炼拍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字号永葆青春。”

  与时俱进的老字号还包括江宁会馆。不断增加的菜品和演艺类型,使得江宁会馆成为外地游客前往劈柴院观光的首选。

  陈维俊认为,让老字号的文化再生,是复兴中山路的要义之一。

  “这种文化再生,不仅包括对老字号进行的重建和包装,更需要对中山路进行时尚化改造。”陈维俊眼中老街时尚化典范,是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宽窄巷子的形象外观无需累述,街道整洁漂亮,门头古香古色。最重要的,宽窄巷子里面有现代人喜欢的咖啡馆、酒吧,以及高端饭店和街边小吃。”

  劈柴院目前生意不错,陈维俊还是觉得,中山路不能只有一个劈柴院,“应该有更多的青岛特色工艺品店,更多类似于KTV这样的娱乐休闲场所,以及像中国台湾诚品书店这样的文化消费场合。真若将中山路打造成一个旅游文化特色化、旅游形式多样化、旅游风貌新潮化的景点,那么不仅外地游客愿意多逗留一会,本地市民平时也会在工作之余来这里放松身心。”

  而今中山路的现状是除了亨得利这家老字号眼镜店之外,宝岛、永真等十多家眼镜店盘踞着大量店面,另外则是数十家海产品店。“即便是我们劈柴院,也存在1/3海鲜、1/3烧烤,1/3小吃这种同质化竞争的现象。”陈维俊毫不讳言。

  高舰认为,有必要破除中山路商户同质化经营现状。她还表示,目前的青岛尚没有一处“集商业、文化、旅游、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本土文化的特色街区”,“马上就是第五次改造了,希望政府朝这个方向多下工夫。”

  文/

  图/记者 张庆宁 记者 王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