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雷杰
刘聪生前照片(由其家人提供)。
刘雷杰在填写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记者 王滨
刘聪是本市第274位遗体捐献者。记者 王滨
失去年仅6岁的爱女,对一位父亲来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撕心之痛,而他却毅然捐献女儿的遗体,用这一特殊方式将女儿永远留在了世间。今年刚满6周岁的刘聪于4年前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后,曾在鬼门关走过3次,均被救回。2012年7月27日,小刘聪的脑血管再一次破裂,不治身亡。7月28日,刘聪的父亲刘雷杰告诉记者,在2009年及2011年,小刘聪的病情被本报多次报道,不少好心市民纷纷向孩子伸出援手,为报答爱心人士,他决定将女儿的遗体捐献出来。
父亲毅然捐出爱女遗体 “有个6岁的孩子去世了,家人决定把遗体捐献出来。”28日上午10时许,记者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刻联系上了负责办理接收捐献手续的青岛红十字会。根据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提示,记者又立即赶到负责接收遗体的青岛大学医学院,被告之相关工作人员已去孩子去世的青医附院接孩子了。
不久,一辆白色的商务车开了过来。“孩子,我们到了。”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的高级实验师刘志才从车上抬下了孩子的遗体,并将其推进了遗体告别厅。而在工作人员旁边,一名眼眶含泪的男子始终默默跟随着。当孩子被推进告别厅后,这名男子望着孩子不停地抹眼泪,待了许久后才不舍地离开。
“这是我的女儿,她今年才6岁……”没说完,这名男子终于忍不住地痛哭了起来,久久不能平复。
过了好久,男子才告诉记者,女孩叫刘聪,他是孩子的父亲,叫刘雷杰,家住莱西市梅花山街道敬格庄村。7月27日,女儿突发脑出血,他们从老家赶到青医附院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行了。
女童曾躲过3次生死劫 “孩子这是第4次发病了。”说起女儿刘聪的情况,刘雷杰深吸了口气说,2008年的一天,女儿突然呈喷射性地呕吐,他赶紧带女儿去了当地一家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孩子的情况很严重,建议他们去青岛的大医院看看。于是,刘雷杰带女儿去了青医附院,经检查,医生说刘聪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在小脑上长了一个动脉瘤。随后,医生给她做了介入手术,对动脉瘤进行了栓塞。
“本来以为这样就能治好了,谁知到了2009年,孩子又发病了。”刘雷杰回忆说,这次他们直接去了青医附院,被告之这一次比上一次严重。听从医生的建议,他们带女儿去济南做了伽马刀治疗。但到了2011年,女儿再一次发病。
刘雷杰说,女儿不发病的时候,跟正常孩子一样,很乖很聪明不过一旦发病就是急症,抢救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刘雷杰说,7月27日下午6时许,刘聪在院子里洗完澡后就说头有点痛,没多久,她的嘴就有些斜了,说话也不清楚。见此,刘雷杰赶紧找来车,把女儿送到了当地医院。当地医院的医生给孩子拍完片子后,让他们赶紧去青岛的大医院。“当时孩子的脑子已经出血了。”刘雷杰说,27日晚8时许他们赶到了青医附院,但孩子已经走了。
爱心援助让他感恩在心 “就你自己过来的吗?孩子的母亲呢?”在填写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时,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问刘雷杰。“她妈妈有精神分裂症,现在连人都不认识了。”刘雷杰告诉记者,刘聪还有个双胞胎妹妹,两个孩子花销本来就大,再加上多年为刘聪看病花去十五六万元,使这个家庭早就负债累累。“现在全靠我在城阳一家塑料厂打工 ,每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家里的经济压力大,再加上孩子的病,孩子她妈承受不了,2010年得了抑郁症,后来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刘雷杰说。
“《半岛都市报》多次报道过孩子的事情,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刘雷杰说,每次孩子发病时,他们都得打出租车从莱西往医院里赶,有的司机为了抢时间一路上闯红灯,还有的好心人在看到本报报道后,纷纷给他们捐钱。“孩子生前受过很多人的帮助,我们要把她的遗体捐出来,帮助更有需要的人,报答社会。”刘雷杰说,刘聪走了不久,他就跟孩子的爷爷奶奶商量把遗体捐出来,老人们都很支持。由于刘聪已去世,肝脏、肾脏无法移植,刘雷杰决定把孩子的角膜捐出来,同时将遗体捐出来用于医学研究。
角膜移植下周进行 得知刘雷杰要把孩子的角膜捐出来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赶紧联系了眼科医院相关负责人。28日中午12时许,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眼库主任臧新杰来到了遗体告别厅。15分钟后,臧新杰将孩子的两只角膜取出,并妥善保存好。
“角膜现在先保存着,我们需要对有需求的患者进行筛选。”臧新杰说,刘聪已经满6周岁了,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她的角膜,他们将选出最适合移植的眼病患者,预计将在下周进行移植,“一般情况下,一只角膜可以移植给一名患者,这样女童的角膜就可以使两个人重见光明”。
怀丧女之痛想着先还债 办完手续后,7月28日下午 ,刘雷杰赶回莱西老家。一进家,睹物思女,他又伤心地哭起来。刘雷杰说,刘聪生前特别喜欢照相,爱唱歌、爱跳舞的她老是缠着刘雷杰给她拍照,他决定把孩子的照片都留着,“要是把照片都删了见不到女儿,以后会想得发疯的”。
由于给刘聪治病,刘家已欠下了五六万元的债务,现在一家人全靠刘雷杰打工挣点儿钱,“今后最要紧的是先把债还上,不想再麻烦好心人了,我自己能还。”他坚定地说。记者 韦丽丽 李晓哲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