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货运垃圾不戴"笼头"禁上路 撒漏超载要重罚

2012-08-02 08: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交运集团新购进的LNG自卸大货车。



  

7月30日15:08:07,一辆红色斯太尔自卸车,驶入崂山区枯桃社区 ,车牌提前摘除。 (监控视频截图) 7月30日15:08:36,司机四处张望查看环境,准备倾倒垃圾。 (监控视频截图) 8月1日上午,记者拍摄到该车倒下的垃圾,最大的石块足有篮球大小。 本报记者张伟 摄



  半岛都市报8月1日讯(记者 马正拓) 为加强城市建筑垃圾运输管理,8月1日上午,本市多个部门联合启动建筑垃圾环保运输项目,建筑垃圾清运须由经过特许的运输企业运送至指定场所,车辆上路时密封、加盖。市民遭遇大货撒漏、超载等现象可电话举报。

  随着岛城旧城改造力度的逐步加大,岛城年产千万吨建筑垃圾。为加强城市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坚决杜绝建筑垃圾无证运输等行为,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市政公用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本市市内四区范围内的房屋拆除、房建土石方开挖工程及有土石方外运的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须先与具备资质的垃圾运输单位签订垃圾运输合作协议,确定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后,方可参与施工投标。从8月1日起,所有上路运输建筑垃圾的大货车,须持有特许经营许可才行。

  “要想获得特许经营权,运输企业至少要有8辆专用运输车,每辆车都要在限期内加装GPS,实施车厢密闭改装,并验收合格。”市市政公用局垃圾管理处副处长刘方炯介绍,截至目前,本市已经有354辆大货车,通过招投标程序取得了运输建筑垃圾的资质。“本市目前约有500辆大货从事建筑垃圾清运,8月中旬还将进行一轮特许经营企业招投标。届时所有上路的大货车都将纳入特许经营管理中,逐辆按照要求加盖密封,杜绝撒漏、私拉乱卸等现象。”

  “我们已经协调交警、城管、交通运输委、工信委、环保局等8个部门组成整治指挥部,从8月1日起,没有取得特许经营资质却私自上路运输垃圾的大货车,一经查处将从重处罚。”刘方炯说,今后,市民发现大货车超载撒漏、乱倒乱卸等现象,可致电85623533、85629813举报。

  “喝气”大货能记录野蛮驾驶

  8月1日上午,交运集团购置的首批20辆“喝气”新型大货车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车身的主体为交运绿,在车厢的右下方安装有液化天然气罐,一次可添加液态天然气450升,运行里程达600至800公里。在车厢的两侧挡板上,还加装了液压控制的密闭盖板,装上垃圾后能确保不出现撒漏等问题。

      20辆“喝气”大货车亮相

  交运集团就是获得城市建筑垃圾运输特许经营权的物流企业之一,也是该集团首次进入建筑垃圾清运市场。“为了实现建筑垃圾的清洁化运输,我们专门购置了20辆LNG自卸大货车,并改装了10部原有的豪沃自卸车。”交运集团董事长刘永康介绍,

  “和传统的柴油汽油发动机相比,LNG 新能源车辆的排放几乎达到了零,非常环保。”刘永康介绍,根据测算,“喝气”大货车能减少尾气有害排放物 85% 以上,可有效降低 pm2.5。而且经济性也比较好,成本比柴油车要降低25%~30%。

      大货车配上“黑匣子”

  更重要的是,这些大货车上安装了一套名为“Traffilog”的智能系统。“驾驶员操控大货时的主观随意性和不可控性,是每一个专业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难点,也是大货酿祸的重要原因之一。”刘永康介绍,而“Traffilog”就是专门针对驾驶员操控车辆管理的智能产品,是汽车中的真正“黑匣子”,可有效记录驾驶员的每一次急刹车、急加速、急转弯、每一次空挡滑行和每一次超速。

  当驾驶员存在上述驾驶行为时,系统会自动予以提示,并在收车后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督促驾驶员改进驾驶技能,达到节能减排和安全行车的目的。此外,这些大货车还装备了无线视频监控和GPS系统,更全面地监督驾驶情况。

      鼓励企业采购环保车型

  市市政公用局垃圾管理处副处长刘方炯认为,首批20辆新型LNG运输车将在岛城建筑垃圾清运市场中,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今后将鼓励更多的企业采购类似的环保车型。

  另外,刘方炯认为,取得特许经营权的运输企业,每辆大货车的车厢都加装了液压的密闭盖板,杜绝大货车超载的可能。“扬尘、撒漏等最受市民诟病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刘方炯说。

  文/图 记者 马正拓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