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医铺灸疗法:大蒜加艾绒 背上铺"火龙"

2012-08-03 06:5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撒完一层斑麝粉后,医生在其上再铺上一两公分厚的蒜泥。



点燃的艾绒不断冒烟,整个燃烧过程要持续1个多小时。



编者按

    中医者,国粹也。古老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七八月份被定为本市第8个养生保健宣传月,中医体质辨识 、冬病夏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市民渴望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的热情不减。从即日起本报推出“探秘中医养生之道”系列报道,带市民走入这个神秘而又亟待推广的领域。

    8月2日记者来到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探访神秘的“铺灸”疗法,亲身感受了这种将斑麝粉、大蒜、艾绒等中药铺在“督脉”上点燃的疗法,20分钟就烤得受不了了,而一般每次都要灸一两个小时,还会起大水泡,这让不少患者都蠢蠢欲动又不敢尝试。但据了解,这种疗法对于体质虚寒、阳气不足者非常有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样适用。

铺灸疗法瞅准“督脉”下手

    “铺灸用的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早上9时许,记者来到了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该科医生张奕指着桌子上的一个盘子称。记者看到盘子里边的药被分成了三排,而且每一排都摆成了长条状。

    医生拿着蘸着酒精的棉球在患者身上擦拭。将背部消毒完后 ,医生又拿起了一盒准备好的蒜泥,用棉棒蘸着往患者身上抹。“涂抹蒜汁就是为了能让药固定住。”医生称,蒜汁本身还具有温热的功效。涂抹完蒜汁后,医生又在患者脊柱的正中线上撒下了一层深灰的粉末状药物。“这是斑麝粉,有开窍的作用。”医生称,铺灸就是在这个部分做的,因为这个部位有督脉。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