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将由第三方评定 环保部门不再说了算

2012-08-03 07:1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日,山东省环保厅正式推行“TO 模式”,全省17市共144个空气站把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权转交给第三方机构。2日,记者从青岛市环保局获悉,青岛也将跟随全省试行环境监测体制改革,今后岛城空气质量的好坏,将不再是环保官方部门说了算,而是由第三方机构“说实话”。

    空气质量将由第三方评定

    在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转让-经营”模式(TO模式)推广工作启动会上,经过招标审核,河北先河公司、青岛吉美来公司和厦门隆力德公司及北京天融公司最终成为山东省各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运营单位和比对单位,各地空气质量监测站应将监测权转交给第三方。

    “根据全省的部署,青岛也将走‘TO 模式’,空气质量全部由第三方机构来监测。”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徐少才对“TO模式”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TO 模式是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运营管理模式,有四层涵义,第一是“现有设备有偿转让”,即空气质量监测站的设备要经过相关部门的评估等手续,转让给第三方;第二是“专业队伍专业运营”,这是对第三方的要求,必须要具备技术、设备、专业上的质量要求;第三是“专业机构移动对比”,即对空气质量监测的精准要求;第四是“省市两级,共同监管”。

    监测权转交需一定时间

    徐站长还向记者透露,要把青岛的空气质量监测权转交给第三方,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和步骤,就目前来说,需要一定的完成时间。“首先就是设备的评估、转让,我们已经与有关财政部门沟通,接下来就立即着手实际操作。”徐站长称。

    根据省环保厅的分析,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交给第三方有两大好处,一个是数据公平公正准确,另一个是大幅降低运营费用。

    记者了解到,在“TO 模式”之前,青岛的空气监测站与全国一样,一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随着环境要求逐渐增高、监测项目不断增加,省内有监测站存在不专业、不精准的问题,无法保证环保部门出具的数据纯净、可信。转交第三方机构后,监测数据避免受到政府部门的干扰,空气质量究竟好不好,将不再由官方部门“自说自话”。

    而在运营成本上,经过省环保厅的试点测算,实行该模式后,全省空气站运行费用将比现有模式降低15%。

    三家企业青岛占一家

    记者注意到,成为山东省17市空气质量监测第三方机构的全国3家中标企业,省内唯一中标的企业是青岛吉美来公司,其他两家监测机构分别来自河北、厦门,一家对比单位来自北京。

    据了解,青岛吉美来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环境大气监测、烟尘烟气污染源监测、水质监测等环保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及技术咨询服务。1993年,该公司引进了API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并且改造了国内100多家大气自动监测站。

    对于空气质量的监测,青岛吉美来公司拥有完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空气质量移动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并备有所有仪器的全部备件库。

    记者 王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