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劝女孩不辍学打工 支教女老师急得大哭(图)

2012-08-03 08:01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记者的第一堂课很纠结

    8月2日下午,在跟支教团成员协调好准备给孩子们讲一堂课之后,记者也沉下心来准备教案,但是具体教什么内容却让记者纠结了半天。“这边的孩子对大山外面的世界掌握的东西太少了,他们了解的完全是电视上或者是外出打工的亲戚带回来的信息,与其教他们课本上的东西,还不如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自己努力走出大山。”给孩子们上人文知识课的史东跟记者说。史东老家来自重庆,在他的课上,他尽可能地为孩子们讲解各地人文地理知识,北京的烤鸭、地铁,青岛的大海、德式建筑,而讲解这些内容的目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激起孩子们的一种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努力去走出大山。”

    “大家好,我来自青岛。大家以前听说过青岛吗?”半个小时候,记者站到了讲台上,跟孩子们打招呼。“听说过。”孩子们大声喊着回答道。而记者紧接着问道:“那青岛在哪儿大家知道吗?”结果课堂上的小孩子就不说话了。只有一个小朋友小声说了句,“在海边”。“其实我们刚来的时候,我们说是从青岛来的,很多小孩连青岛都没有听说过,都是我们来了之后又跟他们解释的。”队长牛云峰说。而记者随后又问他们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几个站起来的孩子都有些扭捏地回答说,“凤冈县。”而凤冈,就是他们所在村子相邻的县城。随后有个小男孩自己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我哥哥去过深圳。”记者了解后才知道,他的哥哥才18岁,已经去深圳打工一年多。“深圳离我们这很远很远,我哥哥就去过那儿,他还说等过两年我初中毕业了就带我去。”他又强调道。

    感觉到孩子敏感的自尊心

    而这一堂课,记者虽然准备了半个多小时的草稿,却发觉完全用不上。给这些小学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讲课,并没有记者预先想象的那么容易。这些孩子们虽然平常接触信息的渠道不多,但是思维却很灵敏。经常是提到一个话题,他们马上就有反应,有时候连记者也感觉有些惊讶。当记者介绍到自己的职业,问他们“记者”是做什么的时,他们都很迅速地回答道,“是在电视台采访的。”“还有报纸。”另一个小男孩一边举着手一边喊道。而这样下来,原本准备的一堂课的内容,很快就用完了。记者只好随口说了起来,但是一个“口误”却让记者看到了这些孩子的敏感和自尊。

    记者准备的课程,也是以提醒孩子不要过早出去打工为主旨的,所以在讲课的时候,也不得不再谈起这个话题。但是在记者讲完的时候,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却举起手来要提问问题,说记者用错了一个词。“老师你刚刚说打工是个‘手段’,我知道小孩还是应该上学,但是打工用上‘手段’也太重了吧,不是都是杀人放火用到‘手段残忍’这个词吗?”他站起来说道。而此时记者才想起来之前说的话,“我知道你们中很多同学的哥哥姐姐选择了出去打工,打工是一个很重要的谋生手段,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该选的路。”记者只好回过头来跟他解释,这个“手段”跟“方法”一个意思,并没有什么恶意,小男孩才“哦”了一声坐到了凳子上。

    跟老师说话爱用小纸条

    记者在上完一堂课准备离开教室时,两个小女生从后面拉了拉记者的衣服,然后伸手递了一样东西过来,记者接过来一看,才发现是两张叠得四四方方的纸片。刚想问问写的是什么,两个小女生却蹦蹦跳跳地跑开了。记者打开纸条,发现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了两行字:“哥哥,谢谢你,我一定会努力考上大学的。”而刚好从教室前经过的支教老师文竹告诉记者,她上过几节课之后也经常收到学生递上来的纸条。“这可能是这里小孩表达想法的独特方式吧,有什么心里话从来不当面说,一般都会在下课之后给你递小纸条,我刚来的时候也觉得奇怪,不过后来就习以为常了。”她说。

    记者回到办公室,在跟其他老师交流之后才知道,原来每个人都收到过,最多的一位老师已经前前后后收到十三四张。“有些是表达感谢,有些就是想跟你说话,希望你能注意到她,可能是他们太内向了,根本不善于表达的原因吧。”文竹说。而这也让记者深切地感受到,由于生活环境的封闭,而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又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平常可以交流的人并不多,在交流中往往都会有些内向甚至自闭。“我感觉这样反而更让我觉得我们该来,这说明他们并不拒绝交流,如果我们能来尽量跟一些孩子接触一段时间,也许不能影响所有的孩子,但最起码能跟几个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真正想做什么,这个就很值得了。”支教老师跟记者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