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有奥秘 治头痛扎手还能系上电线做"电疗"

2012-08-06 07:4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治头痛扎手上穴位

  今年58岁的王桂春不是第一次扎针了,10年前有人突然摔酒瓶把她吓坏了,头皮经常发麻,还容易感冒,甚至看电视剧看到感人情节时都会头痛大作。这困扰了她很多年。在刘立安这里,她的病情终于得到缓解。当日,刘立安先在她脸上扎了十多根针,接着又开始扎她的手。这让人感觉奇怪:治头部的病为什么要扎手呢?“这是因为手上有控制脸部的穴位,扎手就等于治脸。”他说,中医针灸中有很多这种原理,都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总结出来的。

  此外,记者注意到,刘立安给患者扎上针之后,医生会在针上系上一根电线。“这叫电针。”医生解释说,通上电流之后,针灸针就会振动,这样可以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太重了,再轻点。”医生给一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电疗”的时候,患者说。随后,医生便调节了开关,把电流调小。

  “我能感觉到针在振动,有种酸胀的感觉。”接受治疗的55岁的田女士说,她患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十多年了,突出部位压迫了神经,之前连半个小时都坐不了,而且走路也走不远,现在治疗了十多次之后,坐一个小时没问题了。田女士说,拔完针后她感觉有些肿胀,不过揉一揉之后就会觉得浑身很轻松。

  别轻易尝试土法针灸

  针灸真能治病吗?这个问题在中医那里简直不是问题。据介绍,人体总的免疫态势是去除异物、自洁肌体,在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维度上趋向自稳定“阴平阳秘”健康状态。“针灸治疗正是利用人体这种自体平衡态势,以针和灸作为工具和信息介导,通过经络穴位因势利导,扶正祛邪以治愈疾病。”

  不过针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根据对针灸副作用的调查,最普遍的是针刺痛、疲倦和出血,眩晕的感觉比较少,而气胸则在近25万个病例中仅发生2例。但是市民大可不用担心,因为86%的针灸病人会有轻松的感觉,“这些数据表明,针灸所引起的轻微副作用虽然较多,但严重的副作用却极少。也正是因为针灸的副作用小、疗效显著,使其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认可。”

  在正规医院做针灸可靠,而民间流传的一些类似针灸的“土法”不要轻易尝试。当日记者在该科就碰到一位市民,她面瘫后被邻居用缝衣服的针给扎了扎 ,“邻居说这样能好受些。”刘立安一看就识破了,耐心地对这名市民进行劝说,“这样很容易出事的,用缝衣针做针灸简直是太荒唐了。”

  轻轻一捻像被电击 原来越痛越“得气”

  针灸真有这么多好处吗?很多人都不敢尝试针灸,它真的很可怕吗?当日记者决定把自己当成“小白鼠”体验一把,一想到这就想起电影《风声》里的针灸酷刑,里面的角色被扎针后生不如死。而这一牺牲精神却得到了医生的“鄙视”,“没有病扎一下也能强身健体,你还不乐意了?”

  刘立安让记者坐好,用酒精棉球在记者头皮上要下针的地方擦了擦,接着拿过一根针灸针就要往记者头顶上扎。记者心想这下完了,上来就朝要害部位扎 ,但已经决定了就横下一条心。可等了一会儿竟然没感觉,“还没扎吗?”

  刘立安主任已经开始准备扎下一针了,“早就扎完了。”但记者一点也没感觉到痛,甚感神奇。

  刘立安主任扎的第一针很有讲究,“我给你扎的是百会穴,扎扎会变聪明的。”他笑着对记者说。原来从百会穴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它的意思是“百脉于此会合”,中医上认为这里是百病所主,因此百会穴的治症颇多,是临床常用穴之一。

  接着,他让记者伸出右胳膊,在手腕的外侧又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接着又下了第二针。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记者不怕了,还真就没有感觉到痛,有点儿得意地说,“原来中医上的针灸还真不痛啊!”

  听到这话,刘立安笑起来,“嫌不痛是吧。”说着,手轻轻一捻,记者立即像被电到一样,接着就是针扎般的疼痛感觉,不自觉地就嗷嗷叫起来,惹得在场的医生和经常针灸的老病号哈哈大笑。

  “恭喜啊,你这是‘得气’了!”原来针灸“得气”是这种感觉。被针扎的这种痛,不像肌肉注射时的那种刺痛,而是一种隐隐的痛。等医务人员给记者拔下针灸针后,这种疼痛的感觉就消失了。

  “其实‘得气’就是强烈刺激,针灸得气的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每个人对于疼痛的耐受力不一样,也要根据疾病和病人的身体情况来确定。”刘立安的一席话,让记者长知识了。

  ■患者说法

  八年不能说话针灸后重开口

  刘立安说,他们科室里很多病号患的是疑难杂症,在别的科室里治疗不见好转,后来来到了他们这里,针灸一段时间后,很多患者症状减轻了。

  “我八年不会说话,现在针灸了一段时间后,说话很流利了 。”61岁的魏老太称,她家是崂山的,她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八年前发病的时候,脑血管堵了,后来病治好了,却无法说话。“这些年真是难受死了,啥都说不出来。”魏老太揪着自己喉咙部位的皮肤说,以前一直好好的,一场病突然让她变成了哑巴,想说的话到了嗓子眼,却发不出声,急得她总是拽脖子周围的皮肤,但是不管她怎么拽都无济于事。

  “现在可好了 ,我又能说话了。”记者采访时,魏老太介绍,她现在每周做三次针灸,到现在已经做了25次了,针灸到一个月的时候就能发声了。当日刘立安在她头顶和头部的两侧、还有下巴底下下针,现在已经能流利地表达自己想说的了,不过有时候说话还是有些不清晰。“我觉得中医太神奇了,这些年没治好的病,用针灸的办法给治好了。”魏老太说,她现在继续做针灸,以后说话肯定能跟以前一样。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针灸 电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