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影放映员坚守36年 放映电影近万场(图)

2012-09-19 10:1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电影放映中,王其璋要不停调整焦距保证画面质量。(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54岁的王其璋是即墨市北安街道的放映员,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已有36年,36年来他走遍了北安街道60个社区,为老百姓送去了精美的电影文化大餐,先后放映电影近万场次 。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胶片时代到数字时代,他见证了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的变迁。采访中王其璋表示他愿意一辈子都为老百姓放电影,也盼望这个事业能够后继有人,他希望找个“接班人”。

    做放映员是儿时的梦想

    “我打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电影,正是因为喜欢,我才坚持了这么多年。”王其璋说,小时候只要农村放电影他和小伙伴都会去看,每次看完电影回家他就兴奋地睡不着觉,梦想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

    1976年,18岁的王其璋终于梦想成真,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当上了公社的一名放映员,“观众真是人山人海,还有人爬到树上和墙上看电影。”说起当年人们看电影的盛况,王其璋兴奋地说,每次放电影,十村八疃的乡亲都早早赶来占座位,有的搬着板凳,还有些直接坐地上看。在当时农村文化极度贫乏的年代,电影为老百姓送去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36年放映近万场电影

    “我读了很多书才学会了电影放映技术。”王其璋说,开始的时候他对电影放映技术一窍不通,认真地跟着师傅学习。为了给乡亲们放好电影,他刻苦钻研放映技术,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他就能独自承担放映任务,更换一部片子别人用一分钟的时间,他只用30多秒就完成了。

    “刚入行的时候特别苦,经常是扛着机器走 10多里地给村民放电影。”王其璋说,当时农村道路相当难走,最怕的就是下雨下雪。36年来他走遍了北安街道的每一个村庄,为老百姓送去了近万场电影。

    虽然很苦很累,但王其璋在放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多快乐。1978年年末,他在营上小学操场上放映《大闹天宫》,演到一半的时候天突然下起大雪,无奈之下只好把放映机抬到教室接着演,观众把不大的教室挤得水泄不通,有些人还趴在窗户外看。能把快乐带给每位村民,让他感到非常自豪。现在他在当地也成为“名人”。

    从胶片机时代到数字时代

    “36年,我亲眼见证了电影技术的变迁。”王其璋说,起初,他扛着胶片机去农村放电影,近几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大力扶持农村电影放映,青岛市为即墨市配备了40套最先进的放映设备,老式放映机换成了数字放映机,音响由单声道升级为立体声,银幕从3米扩展到 4.5米,公司还为他配备了放映专车,他所在的北安街道放映队,一年就能放映720场以上。

    不仅如此,现在,放映的不光有戏曲和老故事片,还能看到《叶问》《让子弹飞》等火爆的商业大片,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

心愿

想找个接班人

    据王其璋介绍,期间他也经历过低谷,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市场逐渐萎缩,公司没有钱给他们发工资,即墨市132支放映队只剩下他们几个人苦苦支撑,有时候他赔钱去放电影。最困难的时候不少人都劝他改行,他想到热情的乡亲们对电影的渴求还是坚持下来。

    “我愿意一辈子为老百姓放电影。”王其璋说,36年的放映路让他深深地体会到 ,群众的欢乐就是他最大的满足,为了老百姓的欢乐他会一直坚持。

    “农村离不开电影,老百姓需要它。”王其璋说 ,现在很多大片在电影院里观看还十分昂贵,老百姓承担不起,而露天电影可以让更多老百姓看到更多大片,此外科普电影对科学知识在农村的普及也非常重要,现在他考虑最多的就是希望找个接班人,能够让这个事业继承下去。

    文/记者 徐杰 刘鑫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