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文化队伍遍地开花 居民业余生活更有滋味

2012-09-25 07:1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居民自发组起6支文化队伍

    居民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幸福感也会随之显著提高,近年来,岛城对社区文化建设非常重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棋牌室、排练室、声乐室等一个个活动场所 ,而“锣鼓队”“秧歌队”“茂腔社团”“舞蹈队”“合唱团”等一支支“草根”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在社区生根发芽,而这些队伍也让像李女士夫妇一样的退休居民业余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我们社区有6支文化队伍,我当时选择的时候还真是不知道去哪个好,后来选了合唱队和腰鼓队。”9月24日下午,在四方区兴隆路街道温州社区,居民李女士笑着说。记者了解到,该社区现在有合唱队、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健身队、太极拳队等6支队伍,都是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的,社区给他们提供场地等。

    合唱团的团长路计良一直是社区里活跃的文艺分子。“刚开始几个有兴趣的人聚在一起练练合唱,有些年纪大的也愿意跟着一起唱,后来在社区的支持下我们就组建了队伍。”64岁的路计良告诉记者,社区提供了娱乐活动室,还有钢琴等设备,他就开始操办起来。“刚开始有些人有热情,但是摸不到门路,我们就请来声乐老师帮着教。”路计良说,现在合唱队有32个成员。“遇到一些演出我们经常自费租服装,不怕花那几个钱,就图个高兴。”路计良说,现在只要是社区或者是区里有些活动需要演出,他们就会早早排练好。“今年的纳凉晚会我们表演了一个小时,看到下面观众鼓掌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路计良说。

    “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

    “我11年前就退休了,但是从去年开始参加到社区的活动中,我才觉得找到了组织。”温州社区居民刘琴芳称,自己是一名典型的因为参加文化队伍而找到自我的人。“以前真是不大出门,退休了一下子闲下来了反而哪里也不去了。”刘琴芳说,在退休后的10年里她就是在家里照顾父母公婆,每天都忙着做家务。“去年偶然一次跟着社区活动,感觉一下子就和社区联系得密切了。”记者了解到 ,到现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刘琴芳参加了合唱团,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

    “当时是跟着社区出去爬山,我跟我们的汪书记开玩笑说‘自己找到家的感觉了’”。刘琴芳说,自此以后,汪书记就经常拉着她到社区的老年活动室看看,后来她就参加了合唱团。“我现在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以前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有活力。”刘琴芳说,现在她觉得自己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不仅如此,现在还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觉得自己的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广了。”

    “我们团里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两个以前有过结的团员,通过参加合唱团反而关系变好了。”路计良告诉记者,作为团长,刚开始他发现两人不说话,“后来发现他们在学歌的时候互相教,自然而然地关系就变好了。”路计良说,10年前社区里几乎没有这样的队伍。“当时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忙着,另一方面是没有场地。”路计良说,现在来找他参加合唱团的人越来越多,他一点都不担心。“我们的娱乐室能容纳60个人活动。”

    市区草根社团真不少

    9月24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内四区仅10人以上的文化团体就达到了2000多支,如果算上其他小的团队数不胜数,用“遍地开花”来形容现在的社区文化团队毫不过分。

    “现在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活动室、活动团体,居民退休后不用再愁没地方去了。”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南区有10人以上的特色团队500多支。市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艺术总监聂岩告诉记者,目前全区各街道、社区有文化队伍600多支,这600多支是指不少于20人的社区组建的队伍和不少于40人的由街道办组织的队伍,“如果算上一些人数少的队伍,那就更多了。”聂岩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全区开展了每年一次的文化战线大比武活动,除了各支队伍进行才艺展示外,各社区的文化辅导员、文化站站长也要进行比武,还评选了百个文化家庭和20个文化楼院,社区的文化活动可谓精彩纷呈。 记者 高亮 郝园园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