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海军曾经驻扎在太清宫
东北海军司令、青岛市市长,一身二职的沈鸿烈并没有换来幸福生活,因为在这之后的一年半生活里,他的命两次险些不保。先是被绑架,后来又被刺杀,这两次事件都是自己手下干的。为什么?因为沈鸿烈发达了,他们也想要个官当当 。第一次是“崂山事变 ”,1932年春天,地点在一艘小舰上,第二次刺杀事件是在1933年6月 ,地点在一小火轮上。当时,沈鸿烈没有注意到,围绕在他身边那双双温和的眼睛透露出嫉妒、刺杀的欲火,其中一个人的怒火最强烈,这个人就是凌霄。这个跟他昔日同学、战事多年、又感情深厚的人,不久就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了……
五个同僚谋划绑架案 沈鸿烈对军队管理一直很严格,即便没有战事,舰队每天都得在崂山海湾进行训练,每两周才允许他们回一次青岛,他当了市长后也丝毫没有放松。战士训练,这些舰长们也得在那看着 ,久而久之,这些人便有了意见:都没仗可打,每天还这么累训练干什么?这还不要紧,关键是沈鸿烈独揽大权,花一分钱、增加一个士兵都得通过他的同意,那些舰队长并没有什么实权,这也让大家很不满。其中第一舰队舰队长凌霄(海军学校第一任校长)心里最不服气。
凌霄找到了这几个人:海琛舰长刘田甫、肇和舰长方念祖、镇海舰长吴兆林,还有一人叫黄绪虞,这几个人既是沈鸿烈的留日同学,也是多年患难与共的同僚。但这次,五个人走到一起不是叙旧,而是谋划一起绑架案,绑架的主角便是沈鸿烈。
春天的青岛不冷不热,很是舒服,沈鸿烈像往常一样,看完了舰队的训练、又听完了各舰长的汇报后,心情不错,便上了一艘小船,他们要到太清宫的海军督练处开会。上面的这五个人陪同上了船。小船开动,先是一段毫无营养的闲暇,之后这场绑架戏就开演了——
—凌霄先出场:“沈司令现在一身兼着二职,既要管好青岛市的建设,还得照顾海军军队这边,这样太忙了。为您自己着想,干脆就辞去司令专干市长吧,这也是全体官兵的意见。”
沈鸿烈抬头看看凌霄,他的火爆脾气就上来了:“你到底想说什么?全体官兵的意见?”
凌霄见他发火了,叹了口气:“唉,兄弟们跟着你这么多年,受了那么多苦什么都没捞着,你却步步高升了。”一听这话,沈鸿烈火了,“反了你了!”顺手一个茶杯朝凌霄扔过去。凌霄脑袋一闪,茶杯落到了地上,哐当一声。要是以前,凌霄肯定就吓坏了,乖乖闭嘴,可这会他完全是一副豁出去的样子,转身抓起茶壶朝沈鸿烈扔过去。
随后,一直在旁边看戏的几个人也围了上来,沈鸿烈一看这阵势,不对,这是要兵谏啊。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沈鸿烈就是死活不答应,怎么办?
吴兆林(跟凌霄是郎舅关系)说得直接:“直接把他沉海行了。”
刘田甫(沈鸿烈同乡)赶紧摆手:“不行不行,沉海不行。”
方念祖站了起来:“都这样了,沈鸿烈的命不能再留。”
杀还是不杀?几个人争论不休,凌霄也没了主意,最后决定先把他关到太清宫再做商讨。
手枪和毒药让沈鸿烈选 坐在太清宫海军督练处的椅子上,沈鸿烈闭目思考,他脑子里很乱:“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我该怎么逃出去”……这时,房门打开,凌霄他们又走了进来,往桌子上放了两个东西:一把手枪还有一瓶毒药。
凌霄上前,胁迫他向政府发电辞职,内容如下:“沈因疾病甚危,不能视事,辞去海军司令职务,专任青岛市长,推荐凌霄为东北海军副司令。”
电报发后的第二天,凌霄等人还在筹划着怎样接管新职位的事。太清宫内却传出阵阵脚步声,随后有几个持枪官兵冲了进来将他们全部包围。原来,眼见着沈鸿烈被软禁,他的副官史福生想尽办法将这个消息放了出去,海圻舰的士兵队长关继周、枪炮大副李信候还有姜西园、冯志冲等人迅速组成一支敢死队,冲进太清宫将沈鸿烈救出。青岛市档案馆信息处聂惠哲补充:“东北海军的中下级军官绝大多数都是海军学校的学生,又追随沈鸿烈这么多年,他们对沈的感情非常深,听到此事后马上计划营救。”
人都给抓起来了,司令要怎么处置?刚从一场绑架案中缓过神来的沈鸿烈又陷入沉思,凌霄、方念祖,他们这几个人可是跟自己出生入死多少年的同僚啊,大家同在日本留学、又共同建立海军学校,好不容易熬到现在这一步……
“不要为难他们 ,都把他们放了吧,让他们离开海军舰队离开青岛。”太清宫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短短两天,沈鸿烈失去了身边最重要的五个心腹,这次事件历史上称为“崂山事变”。
其实,这场绑架案的发生现场,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好几个版本。光如何遭到绑架就有不同看法,沈鸿烈私人秘书谢云祥认为,这场争吵是在太清宫内发生的,聂惠哲则分析应该是在海圻舰上被绑架的。而到底是谁把沈鸿烈绑架的消息放出去的也有几个版本,有的说是副官史福生想的办法,还有人说是小船离开不久,有人在岸边发现里面苗头不对,主动营救的。不管怎样,1932年的春天,沈鸿烈确实被绑架了,不久便被一群敬佩他的军官给救出来了。
“崂山事变”的结局不仅仅是五个人离开了舰队,也影响到了当时的青岛市市长胡若愚,青岛市文史专家鲁海说:“当时的胡市长一看,这些海军军官连自己的司令都敢绑架,自己将来肯定也很危险,所以便递交了辞职书。”
一向聪明的沈鸿烈在这件事情后并没有做检讨,他觉得那五个人走了,也奖励了这些“救驾有功”的人,整个海军舰队都是自己人了,该万无一失了。一年后,当枪口再次对上他的脑袋,才让他彻底醒悟。这次刺杀事件的凶手是昔日拼命营救他的救命恩人。为什么?还是一个“官”字。
要官不成,恩人变杀手 崂山事变后,沈鸿烈先对海军内部进行了大清洗,将各舰舰长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而后对解救自己的人进行内部奖赏,这其中赏给李信候、董术曾各一万元,李信候升任永翔舰舰长,冯志冲从中尉升为上尉,关继周等从葫芦岛海校一期出身的东北派人员被视为功臣,按资历升级。
他以为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人了,肯定会万无一失的。但这其中有几个人自持有功,心中对权力的欲望和野心也慢慢膨胀。直到有一天,姜西园等人来到沈鸿烈处提出那个无理的要求:“司令如今这市长位子坐得安稳,弟兄们也想要碗饭吃,看看能不能给安排个地方位子,什么公安局长、港政局长都行,我们保证会好好干,听司令的话。”
又是要官!沈鸿烈立马沉下了脸,“军人不得干政!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现在海军的饷项很充足,你们只管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就行了,不要再有这样的妄想。”
几个人吃了闭门羹,肚子一顿火,想当初拼命把他救出来,这点好处都不给,冯志冲更是情绪激动:“那会又是升官又是给钱的,我却只从个中尉升到上尉,跟以前没什么差别。”想来想去仍然无法压抑内心的怒火,这几个沈鸿烈昔日的救命恩人心里生出个邪恶的想法:实在不行就刺杀!
青岛市文史专家鲁海还了解到一个信息:“据说当时沈鸿烈有一本名册,让谁当官都用红笔做了记号,有人意外看到了这本名册,而这些人的名字却不在升职军官之列,埋下祸端。当然这一点只是传说并没有历史根据。”
不过,除了要官做这个原因,聂惠哲在研究这段历史后还发现一点:“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这些从东北过来的官兵心中都不是滋味,想早一天打回东北去。但这时他们发现,已经是青岛市市长的沈鸿烈似乎没有了这种决心,一味追求蒋介石,消极抗战。对此很是不满,才想到要刺杀。”
连续三枪打向沈鸿烈 一番商量后,冯志冲主动请缨,不需要别人,自己就能把这个任务完成。时间定在1933年6月24日,行刺地点,小火轮。
那段时间,恰好青岛获得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主办权,第一体育场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沈鸿烈先到前海栈桥看完游泳池的建设后,又马不停蹄赶往大港,对镇海舰进行检查工作和训话,跟往常一样,他还是只带了副官史福生一人。码头离军舰有一段距离,沈鸿烈让史福生打电话跟那边要个船只过来。
没一会,冯志冲便驾着小火轮过来了,这种小火轮是露天的,没有任何遮挡。沈鸿烈以为这是副官要的船只,没多想便先上了小火轮。史福生从远处一看,电话还没打通呢,船只怎么就过来了,但司令已经上了船,他也小跑着过来。那天风浪比较大,冯志冲的小火轮几次想开走都被浪打了回来,这时史福生也赶到了。
发动小火轮,前行。冯志冲跟史福生在前面并坐,沈鸿烈一人在后面。这时史福生发现冯的神情很紧张,跟往常不一样,他便多了个心眼。等小火轮离开岸边一段距离后,冯的右手开始慢慢伸到胯间摸索,突然掏出手枪朝沈鸿烈打去。“砰!”海上浪大船不稳,没打中。史福生振臂一挥,冯随即坠入海中,但冯是熟悉水性的,到海中后又连续打了两枪,还是没有打中。
这时听到枪声的援兵也到了,一边保护沈鸿烈,一边跳入海中将冯志冲逮捕。
这次没手软,枪决冯志冲 如果说上次的绑架案让沈鸿烈觉得吃惊,那这次下属连续三枪刺杀实实在在惊吓住了他。冯志冲是自己葫芦岛海军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就在一年前还曾来解救自己。没想到,这昔日救命恩人转眼就变成了杀手。
这次,沈鸿烈没有心软!当天就把冯志冲交到军法处进行审判。尽管在此期间,不断有人为冯志冲求情,但沈鸿烈的态度始终保持不变,当晚,冯志冲便被枪决了。
在军法处,冯志冲到底说出实情没?这个无从考证,据说,这次刺杀其实是姜西园指使的。冯志冲的死、沈鸿烈这次判若两人的态度让有些官兵不明白:“为什么上次的五个人都被释放了,却非要杀了冯志冲呢?”
也许是因为沈鸿烈真的怕了、也许是他想保护更多的人 、也许是他冲动了……但这个决定将引起后面一件更大的事情发生,这对沈鸿烈才是致命的打击。记者 宫岩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