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黄金周为何熬成“黄金粥”
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初步统计,9月30日到10月7日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大幅增加的出行人群助推了国内的旅游市场。但另一方面,本应是休闲、舒适的黄金周被挤成了“黄金粥”。
出游就是看人头
今年“十一”黄金周首次开始实施高速公路免费政策,9月30日全国多条高速公路出现大规模拥堵现象。
在路上被堵成了“粥”,而到了目的地则被挤成了“粥”。故宫单日接待量超过18万人次;八达岭长城日最高客流突破8万人次,旅游预警为红色;南京中山陵、厦门鼓浪屿高峰客流分别达最佳接待量的10倍与9倍,山西平遥古城为5倍。“金銮殿上满是人头”“长城内外,人海茫茫”,成了到北京的旅客最突出的印象。
管理服务现短板
假期高速公路大拥堵后,很多人发出了这个担心和疑问。根据北京市交通委的统计数字,9月30日之后的高速路网车流量并没有减少多少,甚至有几天还增加了不少,但像9月30日那样的大面积持续拥堵并没有再发生。
究其原因,一方面9月30日的拥堵使出行者思想上有了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北京市及时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例如在国内率先对免费车辆实施免收发卡 、通过各种渠道实时播报路况信息等,提高了出行效率,有效缓解了拥堵。而对于旅游景点的瘫痪,在管理和服务上欠缺的因素则占了更大比重。
仍处于“喝粥”水平
“这些问题突出反映出目前我们的旅游经济还处于‘喝粥’的水平:少了就饿着,多了就撑着,营养价值太低。”一位旅游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说,“现在我国人均出游率仅为2次,而美国是七八次,大量老百姓没机会外出旅游,每次旅游的人均消费为771元,花费不多,这说明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但在刺激旅游消费、拉动需求的同时,该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呢?有关专家表示,一方面要提高目前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对长假制度进行反思。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景区管理容量的问题与管理效率、客流容量、游客游完全程所需的时间等有关,应当综合计算,给出最佳游客数量。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说,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制度若能完全落实,景区爆棚的状况也许不会出现。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