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和打工者同吃同住:1块钱买个馅饼就是午饭

2013-02-25 07:33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海泊桥附近是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挤在这里,寻找工作。这些务工者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为何选择来青岛打工?他们对未来有怎样的期待?2月19日到2月23日,记者采访了数位打工者,与他们同吃同住 ,试图了解他们对工作、对家庭 、对这座城市的感受。

  据了解,近两年青岛的缺工现象有所缓解,但今年春节后,仍有约万名外地务工人员没有返回青岛。“能干就干,干不了就回家。”他们是这样想的。

  人物1 杨发

  拼命干活攒钱盖了婚房


  康宁路上有许多家庭式小旅馆,距离海泊桥近、住宿费便宜,所以这里的小旅馆成为许多来青打工者的首选住处。有一家小旅馆门外广告牌上写着“最低6元/天”,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打工者杨发(化名)。昏暗的小房间里,有两张双层床,在墙角处,又塞进两张小床,上面放着几床薄被,已经辨认不出原来的颜色,屋子中混合着霉味和体味。房间很矮,没有窗户。2月19日下午6点多,记者以打工者的身份住了进来。记者到的时候,杨发正坐在床上玩手机,旁边还放着两份报纸,看见记者拿着桌上的旧报纸翻看,他热心地把自己的报纸递过来 ,“看这份吧,这是新的”。

  杨发今年刚满30岁,家住董家口港附近,中专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他已经结婚了,有个三岁的儿子。他告诉记者,正月初三,他就来这边找工作了。

  “这么早就出来,不想儿子吗?”记者问。

  他似乎不愿意多说,只是含糊地说了句,“我在家里待着也没事,就出来了。”

  杨发的工作经历相当丰富,饭店服务员、车间操作工、小区保安等他都干过。“结婚之前那几年我对自己真够狠的,在车间里生产弹簧,一天能干十多个小时,一个月休息不了两天,后来我们老板都劝我休息一下。我结婚时盖房、买家具的钱,几乎都是自己拼命干活攒出来的,没怎么让家里人出钱。”他自豪地告诉记者。

  第二天,他一直睡到上午九点。本以为他要出去找工作,谁知他要去电子信息城,因为手机出了点问题,他想去修修。“我去年干的是货运工,就是跟着车上货,有时候还得帮忙卸货,最主要的就是向对方老板要钱,一般一上午就能忙完,下午就可以休息。我前两天给老板打电话了,顺便拜个年,他说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始干活,让我正月十五之后再跟他联系。所以,我这两天都没有找工作,一般就是去网吧上网,然后在外面溜达。”而让记者觉得有些疑惑,既然有工作,为什么不回家待着,等过了正月十五再来上班?为什么要在这里住6元/天的宾馆,还到处闲逛?记者再次试探着问他,他却不愿意回答,摆摆手就出门了,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回来。“我去玩了会游戏,还在网吧下了电子书。”他说。

  人物2 黄氏兄弟

  弟弟午饭只花一元,哥哥最不想当保安


  在海泊桥附近找工作的人大都在30岁到50岁之间,正是因为如此,来自甘肃的黄述凯和黄述峰显得有些特别,哥哥已经25岁,比较成熟干练,弟弟今年才17岁,稚气未脱。两人在马路边看招聘广告,手持招聘广告的人常过来搭讪。兄弟两人想去饭店工作,除了询问工资待遇、是否管吃管住外,哥哥黄述凯着重问的就是工作时间的长短。一位饭店的招聘人员告诉他,干一个月休息一天,他听后摇摇头,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答,“休息的时间太短了,我还行,可我弟弟太小了。”哥哥询问的时候,弟弟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一句话也不说。

  黄述凯告诉记者,他老家在甘肃,来青岛干活已经四年了,期间干过不少工作。他说,“别看我弟弟年纪小,他已经在青岛干了一年了,今年是第二次来了。”看他抽烟,记者就递给他一支烟,没想到他摆摆手推掉了,说了句“自己有”,然后掏出烟点上。在交谈中,记者能感觉到他的戒心。黄述凯告诉记者,他已经干过不少工作了,现在最不想做的就是保安,“做保安整天被人管着,几乎是个人都能训我一顿。前年,我在一个居民小区里干保安,我年纪最轻,经常挨他们训。最受不了的就是,虽然我是保安,但什么活都得干,保洁的活、绿化的活都得干,甚至有个经理家里的活都让我们去干,有一次他老婆在门前干洗店洗了一大包窗帘,就叫我们帮忙搬到家里去,还得给装上,我们干活的时候,他老婆就在那里看电视,后来气得我不干了。”他说。

  兄弟两人从这头走到那头,几乎每一块展板都看了一遍,一直看到中午12点多。这时候,弟弟突然小声说了句话,哥哥从兜里掏出一块钱递给他,指了指旁边的一个馄饨摊,弟弟走了过去。回来的时候,他的手里多了一个韭菜馅饼,他有些饿了,大口吃了起来。没过多久,手里的馅饼就被吃得一干二净。记者问哥哥怎么不要一个,他笑着摆摆手,“我不饿,上午刚刚吃过了。”

  人物3 老刘夫妇

  为了省饭钱,宁可少休息


  记者采访时遇到的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都比较内向,老刘夫妇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老刘和妻子来自临沂,两人都不善言辞。记者在海泊桥周边采访时,连续三天都遇到了他们。第三次看到他们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展板上贴的广告太多,老刘看得有些眼花缭乱。把展板从头看到尾后,他自己显得有些迷茫,站在台阶上愣了将近20分钟,盯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 ,他才回过神来,从兜里掏出一支笔和一张红色的纸,然后继续挨个展板看招聘广告,并将一些招聘电话记了下来 。

  像大多数求职者一样,工资待遇和是否包食宿是老刘夫妇最关心的问题,老刘说,“在青岛光吃饭一天得花多少钱,如果不管吃哪能行?”为了省下饭钱,老刘宁愿选择那些休息日少的工作。一位招工的人走上前搭讪,他介绍说在城阳有一家工艺品厂招工,问两人愿不愿意去。

  “一个月工资多少?”老刘问。

  “一个月2200元,管吃管住。”对方回答说。

  “一个星期干几天?”“一天干八个小时,每周休息一天。”

  “休息的时候管不管饭?”老刘又问。

  “哪能有这样的好事,不干活还管饭?”对方说。

  听到这儿,老刘摇摇头,“不管饭的话,哪行?在青岛吃一顿饭得花多少钱!”

  他挺担心自己的妻子,“她心眼儿不够,自己去干,别让人给坑了。”尽管妻子一遍遍说,“你找你自己的活就行了,我干什么都行。”但是老刘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是尽量找那些能两个人都干的活儿,“两个人在一块还能有个照应。”老刘说。

  转了几圈后,依然没有特别理想的工作。“要不我们还是去那个养牛场吧,反正就拉个草料,而且人家管吃管住。”老刘跟妻子商量。谁知道这个建议被妻子否决了。“说得轻巧,哪能光拉草料,牛粪得清理吧,装车、卸车不累啊?你这体格能受得了?”老刘听后没说话,摇摇头又继续去看前面的招聘广告了。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打工者 午饭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