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 最愁的就是扣着一个月工资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
打工者的工作经历都非常丰富,他们走遍中国各大城市,涉及的工种多种多样:保安、操作工、烧烤工等等。为什么工作换得如此频繁?什么样的工作在他们眼里才算理想工作呢?
在小旅馆里,打算当保安的老张说,“我们都是干体力活的 ,当然是哪里出钱多去哪儿了。你看我现在都五十多岁了,一般的企业不要我,也就能当个保安。但是现在有些小区实在没法干,说是保安,保洁、绿化的活我们都得干。最让人愁的就是,有的地方会扣着一个月工资。虽说最后还是会给我们,但是总是让人觉得不放心。”
杨发告诉记者,“你这个年纪最好能进个车间,学学技术。我们有个邻居,他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但是他进了我们那里一个企业当操作工,干了五六年,现在一个月能拿六千多元。如果要找活儿干,我建议你还是找那种可以学技术的活儿。”
关于家庭 晚上做梦的时候想想就行 在采访时,记者遇到的务工人员有的是平度、黄岛的,还有不少人来自临沂甚至省外 。记者看到一些带着行李找工作的人。离家这样远,他们会不会想家呢?
来自甘肃的黄述凯告诉记者,他跟着村里的人来到青岛打工。“我们那里很多人都出来打工,有去广东的,也有去浙江的 ,他们说还是山东人实在,扣着工资不发的情况少,正好我们一个邻居也在这里打工,我就跟着过来了。干了四年多,感觉挺好的,青岛热闹,风景也好,在这待着挺好的。”“你不想家吗?”记者问。“不想,这不过完年刚回来,有什么好想的?”他笑着说。
打算找个保安工作的老张说,“老伴两年前去世,唯一的女儿也已经出嫁了。反正现在回家也没什么人,还不就是我自己,那在这儿干活跟在家里有什么差别?在家里住着肯定是比在这里舒服,不过在家里待着怎么挣钱啊?你说是吧?”老张说。杨发也说,“家啊,晚上做梦的时候想想就行,哪用得着天天挂嘴上?再说你不干活,家人还说你不挣钱,那还不如在外面干活呢。天天想家就不用干活了。”
关于青岛 来了四五年还是觉得陌生 在采访时,记者明显感觉到,不少人对记者不太信任,很多人会摆摆手直接走开。即便找到喜欢的工作,不少人还是选择“再看看,等定下来再说。”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求职者在跟人家谈好价格后,直接上了车,几位围观者笑着说,“是不是傻了?就问了这么一会儿就跟人上车了,别到时候想回来都回不来了。”
“对我们这些人来说,青岛也就是来打工的城市,过来挣点钱,哪能指望在这里干一辈子?要是觉着干不下去,那还得回老家。现在我们那里有不少企业,工资没有这么高,但是在老家舒坦,花的钱也少。”杨发说。
对于不少来青岛打工四五年的外地人来说,青岛还是一座有点陌生的城市。“城市越大,骗子越多,防人之心不可无。”老刘跟记者说,“我们村里过来打工的,有不少人干了活人家不给工资。我一个老乡去年给一家饭店干活,去年年底辞的职 ,到现在工钱还没要出来呢。碰上这样的事情,我们这些人能有什么办法?所以,还是谨慎点儿好。”
市人社局 过个春节,流失万名工人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市人社局对青岛各区市3000家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去年青岛企业的用工情况变好,缺工率正在下降。然而,仍有不少工人春节返乡之后不再返回青岛。“今年春节返乡的企业工人约有10.9万,按时回青的只有9.8万人,流失率为10.1%,这比去年春节期间的流失率低了9.8% 。”
记者也了解到,尽管现在工资不断上涨,但是还是有不少企业拿着“红包”难以招到工人。分析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用工环境与求职者的设想有所差距。“有的中小型企业在签合同、入社保等方面做得还不够,难以吸引求职者,此外,企业文化的打造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提升凝聚力,让员工有归属感。”
专家心声 如何让他们融入这座城市 尽管近几年,无论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做出不少努力,缺工问题已经有所缓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到现在,企业因缺工而造成的“动力不足”仍然是困扰不少企业发展的难题。
“外来务工人员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环卫工、没有保安,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一位就业指导专家告诉记者,“但是对于这些外来打工者来说,从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每个人都会存有戒心,要想融入这座城市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如何尽快让他们放下戒心,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被这个城市接纳,是相关主管部门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记者手记
你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采访时,做保安的老张曾经跟记者提起,“像我们这些干体力活的人,到哪儿都会被嫌弃。”记者遇到几位打工者,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自卑,甚至在交流过程中都是记者问一句 ,他们才答一句,很难有深入的了解。
但是记者想对他们说的是 ,对于青岛来说,你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也正是你们的存在,让城市的道路更洁净,让城市的生活更多彩,让小区居民有更舒适安全的环境。对于青岛来说,你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文/图 记者 孙祥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