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贵峰
“已经劝了 ,劝了不退”,针对“ 烟草院士”谢剑平的院士资格,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日前表示,工程院已劝退过谢剑平,但其不接受。(据3月12日《京华时报》) “劝了不退”的结果无疑令人
尴尬,但又没必要感到意外,事实上,“烟草院士”事件的背后牵涉更广泛的社会现实问题,比如,现行院士制度固有的问题,像“院士评选制度的公正合理性”、“院士头衔严重功利化权力化的异化”等问题。诸如“降焦减害”这样明显的伪科学,竟能堂而皇之成为评选院士依据,并顺利地通过层层评选程序,这显然既是对院士评选的一种莫大嘲讽,更是对目前院士制度科学含金量不足而世俗功利色彩却十分浓厚的现实一个生动注脚。
再如,“烟草院士”背后长期挥之不去的烟草困局问题——一面是烟草经济的强势强悍,一面又是控烟工作的孱弱不济。权威的科学研究早已反复证明,所谓“降焦减害”其实并不成立,不过是一种变相烟草促销手段而已。但这种促销,在我国却一直很成功。而作为强势烟草部门的代表及其所支持推荐的人选,谢剑平能被成功“推销”为“烟草院士”,当然不足为怪。
因此,我们显然应清醒意识到,简单地劝退“烟草院士”,并无太大意义。若不合理的院士制度不能得到根本改进,烟草经济的强势地位、促销手段本身不能被有效遏制“劝退”,只劝退一个“烟草院士”,又能改变什么?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