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伍少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7日,今年全国已有10个省(区、市)发布了2014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中,河南的基准线最高,均为15%。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多地工资指导线的涨幅出现了下调。 与平时大家抱怨的“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相比,即使工资指导线涨幅下调,也还是在涨。只可惜,已有网友感叹:工资指导线只是“看上去很美”,自己的工资并没有按照这个幅度上涨。
现在,很多人都在靠打工领工资过日子。企业工资与很多人相关,然而,政府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在实际生活中几乎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以上年度本企业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工资指导线一算,就知道自己的工资最高可涨多少,最低应该涨多少。这一算法,恐怕不为多数人所知,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着。这说明,工资指导线并没有从纸上走进现实。
工资指导线只是一种建议,一种参考,不具有强制性。某种强制性规定欲要发生现实影响力,必须有相应规则,人们遵照规则之后才会实现既定的秩序。但政府也不能强制要求企业执行工资指导线。首先,强制执行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1988年,新加坡就发现工资指导线刚性太强,就实行了灵活的工资制度,工资指导线被工资指导原则取代。其次,工资指导线是一种总体上的数据,要所有企业服从整个行业的平均标准,虽然基数是以本企业上年度的平均工资为准,也会与个体企业的实际情况相悖。一个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要人家涨工资,合理吗?
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强制让工资指导线发挥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政府出台工资指导线的良善初衷。企业员工薪资水平相应提高,是市场繁荣所需,也是公平正义所需。但政府不能强制执行工资指导线,该怎么办?从目前来看,只有理顺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让集体协商工资制度和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才是正途。只有把这一基础性工作做好了,工资指导线才会在员工与老板的博弈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当员工几乎没法与企业议价工资,而工资指导线又不具有强制性,指导线就只能沦为摆设,这一状况需要改变。(作者系媒体人)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