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立起钢筋铁骨 羌寨坚固楼房代替古老石墙

2013-05-12 08:1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如同雅安地震时那些被忽略的村庄一样,5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时,同样有“沉寂的古寨”。比起萝卜寨和映秀镇那些灾后重建的“明星村”,垮坡村、大寺村要低调很多,传统羌人的惯于沉默和保守,使这里并不被大多数人知晓和关注,但2008年的山崩地裂同样摧毁了这两个羌寨里几乎所有的住所。灾难同时还震开了保守羌寨的封闭大门,青壮年逐渐走了出去,羌族文化也面临新的冲击。机遇,伴随着挑战的阵痛同时来袭。

  终结“没顶之灾”

  5月2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汶川县克枯乡的大寺村 ,整个寨子建在海拔2300米的高山半坡,狭长的盘山公路让多年的老司机也感觉到眼晕,为了到达这个距离汶川县城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的羌寨,记者驱车前往花去近两个小时。

  在5年前的那场地震中,大寺村里所有房屋全部损毁。爬上寨子后面高高的山坡,依然可以看到旧村废墟上那20多所垮塌的石砌房子,所有的房子都没了房顶,坚固的石墙有的被震出十几厘米宽的裂缝,完全是一片断壁残垣。当地居民说,这些房屋在地震被损毁之前,原本已有300年的历史。

  比大寺村更古老的羌寨还有汶川县龙溪乡的垮坡村 。整个村庄120户居民全都住在悬崖边上,身后是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峭壁,面前是深约2000米的悬崖,这里的羌人世世代代都将房子修筑在峭壁和悬崖的中间地带,再以房屋聚集地为开端,往悬崖边或往峭壁深处尽可能地开耕种地。每逢下大雨,峭壁上总会砸下泥石流,将悬崖边缘连同羌人的耕地冲垮,“垮坡村”的名字由此得来。

  建造在悬崖峭壁之间平坦处的羌族民居,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固,即便经历了5年前那场天崩地裂的灾难,也很少有房子承重墙受损,垮塌的都只是房屋顶部。

  但多少年来,羌人流传下过硬的筑墙技术,却对房顶处理颇为头疼,在地震之前,羌寨的房顶都只靠木椽支撑,木椽上盖上草垫子、抹上黄泥,别说地震,每逢下雨古老的羌寨都非常受煎熬。

  2008年的强震,让这些本就摇摇欲坠的房顶几乎全部垮塌,村民陈彩华回忆称,站在寨子后面的山坡上往下看,可以看见所有的房子都遭“没顶之灾”——顶全都没了,只剩下了墙壁。

  所幸的是,震时两村居民因在户外耕田而没有人员伤亡。地震之后,大寺村的89户人家,以及垮坡村的120户人家,全部搬离了被毁掉的旧宅。年老的长者们含泪离开时祈祷着,古老羌寨的“没顶之灾”能从此终结。

  “6根钢筋”的标准支柱

  担任了34年大寺村村书记的陈新云介绍称,2009年7月,在住了一年多帐篷后,村民开始打算再次修建永久性住房,而各方援建力量的拨款也恰好到位。

  根据当年的政策,在重建房屋之初每户村民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1万元补助,红十字会则根据每家每户人口数量,补助 1.9万元到3万元不等。但按照陈新云的说法,大寺村每户至少4口人,每所重建的房屋面积都不会低于100平方米,这些钱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重建还得靠村民自己。

  为了确保高山上羌寨重建房屋的抗震性,政府和红十字会对重建的房屋质量提出了严格且极其细致的要求。比如所有的房屋必须建成由钢筋混凝土做主要支撑力量的框架结构,每100平方米必须有超过16根水泥柱作支撑,每根柱子里至少要嵌入6根钢筋……这样大规模的投入在村民们眼里很“奢侈”。

  汶川所有羌寨重建房屋时所需要的原材料,超过9成是从汶川县城里采购后运送上山的,羌寨重建的大热潮,在县城商人眼里成了前所未有的商机。陈新云回忆称,一根原本只卖13元的钢筋涨到了18元,一吨400多元的水泥涨到了600元 ,陈新云家里修筑的160平方米房子成本价达到11万元,这几乎花光了老书记家里所有的积蓄。

  2008年地震后,在援建力量的帮助下,古老羌寨开始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原本弱不禁风的黄泥房顶被钢筋混凝土打造的预制板房顶所取代,每一块预制板都规定了同样的钢筋数量,羌寨房屋唯一的弱点就此终结。

  令人欣慰的是,房屋质量确实得到了考验,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大寺村灾后重建的房屋整体都在晃动,上下左右晃动了超过20秒,所有的房屋都安然无恙,甚至极少有村民从房屋里赶着逃出来。“确实是花大价钱了,买个放心也值得。”陈老书记感概地说道。

  羌寨土特产正“当红”

  房子建牢靠了,有了“安居”,还得“乐业”。地震前,大寺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全村人都维持在勉强够温饱的状态。地震后,全国各地志愿者为大寺村经济重建出谋划策,给村民们日后的生计指了条路:种植经济作物。

  现任村长杨志文早年下海经商,成了村里的“首富”,5·12地震发生后,眼看着自己的家园成了废墟,他便立誓要帮家乡经济发展脱胎换骨。回到村里后,杨志文出任新村长,并成了大寺村第一个“吃螃蟹”种植经济作物的人,“如果光种粮食,当然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外面的人告诉我们,种经济型作物才能带村民致富。”

  “经济型作物”,这个名词在汶川大地震之前,不曾出现过在古老羌语中,如今,这个发音几乎妇孺皆知。

  2010年,大寺村首先将两种原本在村子里小规模种植的中药材发展至规模化种植,村委还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并引进大型机械化设备,在山里选择了一片相对开阔的地方开垦了200多亩土地,专门用于种植两种中药材:藁本和重楼。

  由于这两种中药完全生长期都是两年,所以在种植前期村民很难从中获取实惠,村委就此将部分村民集合起来,把 200多亩中药的日常维护工作交给村民,每位村民每天可以获得70至90元的劳务费,这几乎相当于四川省成都市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

  杨志文介绍称,等到两种中药材成熟后,按照当前市场价10元计算 ,每亩产量最低2000斤,所以中药材收益就可达到每亩至少2万元 。除此之外,大寺村还有另一项支柱产业:种植水果羌脆李。

  四川省几乎是羌脆李的唯一产区。羌脆李树两年之后就可以结果,随后每年产量递增,到10年左右达到顶峰,脆李树的寿命可达百年。羌寨人开始慨叹,在地震之前的成百上千年里,在热心帮忙村庄致富的志愿者们到来之前,他们对这些生长在山中的“摇钱树”实在是太漠视了。

  羌笛怨曲成绝响

  地震震开了羌寨大门,带来了重生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冲击。

  汶川大地震前垮坡村常住人口有500人左右,如今住在那里的已经不足200人。年轻力壮的青年几乎全部选择走出大山,前往都江堰市、成都市、绵阳市等临近的较发达地区谋生,而留守在这个古老羌寨的村民大都已超过50岁,另外还包括几十名留守儿童。垮坡村村长于水平越来越忧心忡忡:羌族人本没有自己的文字,羌语都是通过口口相传一代代传下来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拖家带口走出山寨,羌语使用的频率便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原汁原味的羌文化还能维持多久?他心里没底。

  羌族释比在羌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常是主持羌人婚礼和做法事的羌人,由通晓羌文化各个层面的知识集成者来但当,而自从地震让垮坡村与外界联系进一步紧密后,羌族释比已没有了从前的威信。

  村长于水平介绍称,地震之前村子里会吹羌笛的共有三人,其中有两人会打羌族羊皮鼓,他们都曾是羌族释比。但近几年村里年轻人结婚请羌族释比前来主持的越来越少,几名羌族释比也纷纷放弃了曾有权威,离开羌寨下山谋生。如今,村里已很少有人会打羊皮鼓了,当然,羌笛怨曲也几乎成了绝响。

  “现在村里没人会那些乐器了,只留下一些歌谣。”于水平指着脚下平坦的水泥路说,2008年地震之前,寨子里所有村民下山都是背着篓子走山路直接到达汶川县城。汶川大地震后,援建的队伍为村里唯一一条大路做了水泥硬化处理,来来往往的汽车数量剧增 ,离开寨子谋生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2008年5月11日出生的女孩周彤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地震前一天她出生在汶川县医院,出生17个小时候便遭遇了特大地震,剧痛在这个小姑娘记忆里似乎没有留下任何回忆,同样没有刻在她脑海里的还有本族的语言。5岁的周彤怡父母震后全都前往都江堰市打工,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周彤怡被送往汶川县城的托管班,如今5岁的小小羌族女周彤怡,已不再会说连成串的长句羌语了。

  生活仍在继续。无论好的坏的,新的旧的,经历过地震创痛的羌人们,都在勇敢面对着。

  文/图 记者 曹凯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曹海霞]

  推荐阅读

  10年获3套福利房 广西交通厅谋特权牟利引关注

  留守儿童"逆向增长" 城市需给流动儿童稳定的家

  "后地震生活"开始 人人"自学成才"关注建筑质量

  深山里立起钢筋铁骨 羌寨坚固楼房代替古老石墙

  京温服装商城坠楼引关注 坠亡女子家属获赔40万

  莫让"管家"成标签 对新市民子女关怀需常态化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地震 房屋质量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