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焊出澳大利亚绿卡 来取经的如今踏破门槛

2013-08-06 17:26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看着自己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儿子家带回来的合影,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四街村67岁的陈国志老人乐得合不拢嘴。“我家穷了大半辈子,”陈国志说,“我这一辈子再也没想到自己家的3个儿子还在澳大利亚拿了绿卡,在那里还买了别墅。”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陈国志当年家里穷,三个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在外打工学电气焊,谁知道就凭着一个电气焊的功夫到了澳大利亚,并在澳大利亚站住了脚,在四街村,包括陈国志的三个儿子在内,共有80多位村民。

  农家孩子是怎么走出国门变身澳大利亚蓝领的?记者走进四街村,追寻绿卡背后的艰辛。

  开始 从拿锄头到拿焊枪

  陈国志和妻子一生养育了4个孩子,其中3个儿子。

  今年42岁的陈洪昌是陈国志的第一个儿子。尽管早年一家人靠种庄稼为生,但老人早年还是让大儿子读完了初中。刚读完初中的大儿子陈洪昌瘦弱,又扛不了锄头,于是老人来到了村里的建筑安装队,找村里安装队的负责人,希望儿子来这里找一份打杂的工作。

  这名负责人表示,孩子如果来的话,可来学电气焊,因为建筑队的水电暖管道和锅炉需要焊接。于是刚走出学门稚气未脱的陈洪昌就来到了村里的建筑队拿起了焊枪。

  一开始在陈洪昌看来,拿着焊枪,火花迸射是个异常好玩的事情。可在他拿了一天焊枪后,他就嚷着不干了。“太脏太累,行,那你就撅着屁股伺候庄稼吧。”次日,陈国志就为儿子准备了锄头,让儿子跟着他下地体验和学会生活。

  锄头扛了半天,陈洪昌的双手上磨出了血泡。次日的陈洪昌照例被父亲拉着下地干农活。数日下来,陈洪昌手掌的血泡都磨出了血。看着生成的茧子,陈洪昌这次在父亲面前告饶了:“我还是回去拿那焊枪吧。”

  最终,陈洪昌重新拿起了焊枪。有了拿锄头的经验,陈洪昌异常珍惜这次机会。

  很快,陈洪昌的技艺不断在提高,并成为建筑队电气焊一把好手。

  看着哥哥在建筑队赚钱,在弟弟陈洪军初中毕业后,陈洪军同样和哥哥一道走进了建筑队,跟在哥哥的旁边学起了电气焊。

  就当兄弟二人在村里的建筑队做电气焊切割工人时,村里的建筑队已不再景气,建筑队没有了,兄弟二人不得不重谋出路。

  他们听说位于济南的一家锅炉厂招电气焊工。因为之前有经验,对陈家兄弟而言,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二人从家里前往济南的这家锅炉厂应聘。

  沸腾 一个村子的绿卡传奇

  由于之前就有工作经验,当即兄弟二人就被招聘了。   如果说之前焊接管道是一些粗活,到了锅炉厂这里的焊接则是一些精细活。因为陈洪昌和弟弟陈洪军知道,如果锅炉焊接不好,一旦发生危险,那是要出大事的。在锅炉厂期间,两人从粗放型技艺转变成了精细型技艺。

  在厂里组织的一次焊接级别考试中,300多人参加的大考只有21人过关,其中就有陈家兄弟。之后,锅炉厂效益不断下滑。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兄弟二人离开了工厂,开始奔波于大连、深圳、天津和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公司或造船厂做焊接工。再后来,三弟陈洪刚也追随两位哥哥学起了电焊技术。

  其实,村里学电气焊的并不只陈家一家。说起来,最早学电气焊手艺的是同村的柴勇等人。而也正是同村柴勇日后的经历,改变了陈家三兄弟的命运。

  柴勇在上海的一家大型公司做焊接时,因为上级相关部门来检查焊接质量,结果相关部门的一名负责人只看好了柴勇的焊接技艺,而这家总部在澳大利亚的公司的负责人当即就表示,如果其到澳大利亚会比在上海赚更多的钱。

  这名负责人称,如果柴勇愿意到澳大利亚工作,他可以牵线。于是不久,柴勇就在国内办好手续,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船厂做起了焊接工。因为焊接技艺好,柴勇随后在澳大利亚拿到了绿卡。

  一个农家子弟在国外拿到绿卡,尽管这个消息传回家乡,但家乡还是不太相信。一个靠电气焊吃饭的农家娃怎么可能拿到了澳大利亚的绿卡?就在众人摇头之时,柴勇从澳大利亚回来了。他这次回来是接身为农民的妻子和孩子到澳大利亚居住的。

  消息再次传来,四街村沸腾了,孝里镇沸腾了。这似乎是传奇,这怎么不是传奇呢?实际上,这只是传奇的开始,传奇继续在村里上演。

  家人 感觉就像是一场梦

  人家能出国赚大钱,人家能拿绿卡,咱为什么不能?此时已是福建一家大公司焊接顶梁柱的陈家三兄弟向柴勇询问,柴勇说只要有真本事,可以跟他一样移民澳大利亚。

  听着“传奇”,陈家兄弟心动了,于是用这些年来在外地打工所得的存款和借来的一些钱,每人凑足了15万元,通过北京一家国际职业中介机构介绍,于2007年同样来到了澳大利亚,做起了焊接工。

  由于技术扎实,到澳大利亚后,三兄弟很快站稳了脚跟。来澳大利亚墨尔本造船厂之后,兄弟三人每月的工资几乎都超过3000澳元,相当于1.8万到2万元人民币。由于兄弟三人技术过硬,最终兄弟三人同样取得了澳大利亚的绿卡。

  随后,陈家的3个媳妇和陈国志四个孙子孙女也前往了澳大利亚居住。看着自己养的3个农家孩子到了澳大利亚,这在陈国志看来如一场梦。但好事还没结束,陈国志随后被允许到澳大利亚探亲。

  一个种了一辈子田、从没出过济南的老人在去年11月16日乘上前往澳大利亚的飞机,一路做梦的老人走出机场见到前来接机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时,老人甚至仍不相信这是真的。在澳大利亚半年多的时间里,老人轮流住在三个儿子家的别墅里,其中一个儿子的别墅有600多平方米。老人说,3个儿子依然坚持干电焊的老本行,而三个儿媳妇则在当地打工。“儿媳妇每月赚得钱也有8000元以上。”老人说,在澳大利亚每天晚上也能看到中央电视台,而墨尔本当地有华人学校,也有唐人街,在当地他们的儿媳妇会做馒头、米饭。和中国不一样的是,澳大利亚的牛羊肉便宜,蔬菜稍贵一些。

  澳大利亚是个文明程度极高的国度,在中国的马路上多半是人让车先行,而在澳大利亚是车让人,“你在马路上尽管走,不会有危险”。

  ◎未完的结局  不少人纷纷来取经

  陈家和柴家的农家娃出国变身澳大利亚蓝领拿绿卡,在外人看来这是新鲜事,可在四街村这并不是新鲜事。

  四街村支部书记张国明说,出国拿绿卡这在四街村似乎也“传染”,到目前为止,四街村先后有80多名从农家走出的娃子靠着电气焊,在澳大利亚站稳了脚跟,拿到了绿卡住上了别墅,妻子孩子纷纷跨洋前往澳大利亚居住。

  在长清区孝里镇除了四街村之外,后楚村也有几十名农家孩子靠着电焊技术前往澳大利亚拿了绿卡。

  孝里镇宣传办主任牛振勇向信报记者称,七八年间,后楚村有25户年轻人先后到澳大利亚打工,其中19户生活在澳大利亚珀斯一个社区里,相距不过十几里路。在澳大利亚俨然有了一个“小后楚村”。

  孝里镇众农家孩子拿了绿卡的消息被刊登后,一些有着十多年电气焊技术的人员纷纷来到四街村取经,欲前往澳大利亚赚大钱,甚至拿绿卡。从聊城市东昌府区专程赶到四街村的34岁的黄振明告诉记者,目前他在聊城一家公司从事电气焊工作已经有10年,他也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前往澳大利亚。

  对于专门赶来取经的黄振明,陈国志老人说,之前前往澳大利亚的门槛低,这几年门槛高了些,不是你有烂熟的技术就可以去澳大利亚,至少你还要会些外语,才有可能踏入澳大利亚的国门。

  文/图 信报特派济南记者 王永端(A18、A19版文图信报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经信报授权)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电焊 绿卡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