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乐乐 从8月22日起,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询意见,提倡了多年的减负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公众对小学生减负的态度如何?一项调查(17476人参与)显示,75.9% 的受访者支持为小学生减负,但52.3%受访者直言不看好新规的实施效果,99.1%受访者担心小学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为学生减负已是老生常谈。从历史上看,中央政府开始减负的标志性事件是1964年的“二月来信”。当年2月,北京铁路二中校长魏莲一给上级写信,建议为中小学生减负。这封信为毛泽东主席所见,之后他作出亲笔批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同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此后,减负成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教师的共识。而在1983年及1988年,教育部又先后两次发布相关规定,对中小学减负问题作出了全面、明确的要求,比如“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要保证学生的睡眠、休息和课外体育、文娱、科技活动时间”,“不要频繁地进行考试”。但遗憾的是,减负总是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命运。
多年来,教育部门的减负规定之所以难有作为,根本原因是把学生的负担理想化以及为了减负而减负。学生的学习,尤其是高中生,能没有压力吗?优质教育资源为何严重缺乏且高度分布不均?如果不率先对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进行改革,单纯地指望通过减负来减负可能吗?这些问题是我们讨论减负必须首先要回答的。
客观而言,减负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系统工程。单靠不断推出新的行政规定无助于破解减负难题。教育部拟出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初衷固然是十分美好的,并且看上去刀刀见血,但是仍然
不被看好。之所以没有多少人对其抱有太大期望,是因为这个规定很大程度上是教育部的公务员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制定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稀缺与分布不均之间的关键矛盾化解不了,减负必然是一场意料之中的空谈。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