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防雾霾重要手段
与国四汽油质量标准比,国五标准中硫含量从不大于50ppm大幅降低为不大于10ppm。据国家标准委测算,新标准实施后将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在用车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
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环保部科技标准司此前表示,经过测试,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使用符合第五阶段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尾气中的有关污染物排放也将减少10%。但根本改善空气质量,尚需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以及发展公共交通等多方面措施共同推进。
汽油告别“锰时代”
汽油国五标准中一个明显特点是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锰剂是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的简称,是提高汽油辛烷值改善抗爆性的添加剂。按照国四标准,汽油中加入每升8毫克的锰剂,以汽油牌号表现的辛烷值可提高1到1.5个单位。
锰剂使炼油企业用较廉价的手段实现汽油标号的提高,提高了获利水平。但添加锰剂后,燃烧产物会在发动机进气阀、火花塞、活塞杆等部位沉积,影响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并会在尾气催化转化剂上沉积。此外,有研究提出锰剂燃烧产物90%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排入大气会对健康不利。
在锰剂添加中,我国采取逐步减少的策略。从国二、国三到国四汽油中锰含量从每升18毫克逐步降低到16毫克、8毫克。
“治霾战役”不能让油品质量拖后腿
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公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雾霾治理要抓住标准升级这个 “牛鼻子”,进而推动油品质量提高。同时应从汽车社会的高度,科学统筹道路、机动车、燃油全产业链的减排工作。
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的汽车排放标准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由于油品长期滞后,汽车开出北京、上海就要喝高硫的“粗粮”,整体给环境造成的负担必然加重。这也反映出过去“车-油-路”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思路应加速向“路-油-车”转型。下一步,应优先从城市交通规划布局、机动车保有量控制、燃油标准等入手来治理机动车的 “雾霾贡献”。
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公布,也从更高层面揭示出大型国有企业肩负的“绿色社会责任”。表面看成品油的硫含量、锰含量、蒸气压等只是细微产品技术标准,但从宏观角度考量,2.5亿辆机动车由于油品质量不高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一笔触目惊心的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