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能量密度是煤十倍 揭秘神秘实验室(图)

2014-03-01 13:52   来源: 青岛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青岛造出可燃冰能量密度是煤十倍



  

青岛造出可燃冰能量密度是煤十倍



  

青岛造出可燃冰能量密度是煤十倍



  2012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并在蓝色硅谷奠基,近日,该实验室已在蓝色硅谷开工建设,其前身是位于福州路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室。 2015年该实验室建成后,位于福州路的实验室将搬入新家。昨天下午记者探访了这处即将转型的实验室,这里是重要矿产资源——可燃冰的发掘和开采"指挥中枢",这间实验室里面的研究数据,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三大可燃冰分布区的开采和利用。

  探访 我国可燃冰的"指挥中枢"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访了这处神秘的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室占有三间房,面积约百余平方米,里面摆放着一个个长相类似大型打印复印机的设备,与打印复印机不同,有些设备就像是大型冰箱。这就是用于制作可燃冰的利器。

  记者了解到,虽然占地只有百余平方米,但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实验室却是我国最为权威的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中心,其实验对象和目的是检测钻探样品是否为可燃冰并确定其分子结构,解决可燃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相关理论。

  在我国,仅南海北部海域就发现了8000多平方公里的可燃冰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开采依据,就来自这个小小的实验室,可以说,实验室虽然只有百余平方米,却是我国数万平方公里可燃冰的"指挥中枢"。

  进展 在南海扎下"定海神针"

  目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室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国内更是"排头兵"。

  记者了解到,2007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可燃冰。原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实验检测中心主任、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业渝光带领他的团队成功测定了在海域和陆域冻土区存在的可燃冰结构,为我国可燃冰提供了准确的科学证据,可谓为在南海可燃冰的勘探及研发上扎下了"定海神针"。

  去年,该实验室再次证实祁连山冻土区新钻获岩心样品含可燃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该实验室的科研能力目前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果。其中包括,报道了国内第一个海洋沉积物的平衡图,进行了国内首次甲烷水合物储气量直接测定,以及首次建立人工岩心中水合物饱和度和声波速度的初步关系等。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