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媳妇、现年86岁的安可荇女士照顾王献唐多年,近年一直从事王献唐相关资料的整理。
曾孙王书林家里的书房摆满了书籍。
在中国从事文史研究的人,几乎无人不知王献唐。从1929年起,王献唐先生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任职长达二十余载。烽火硝烟中,他将珍贵的文化古籍护送到四川,用“另一种抗战”呵护了山东乃至全国的一支珍贵文脉,这一故事被后人传颂至今。“我公公这一生所做的,是王家
家风最好的体现。”在现年86岁的三儿媳妇安可荇眼中,王家人的家风就是敦厚、忠孝、严谨、嗜书如命。
敦厚王献唐父亲因救人离世 虽然没有一件仪式感的物件书写家风,但王家人对于家风的认识出奇地一致。“我家家风首先是敦厚。”王献唐先生的孙子王福来说 。“家风首先是为人诚实,”曾孙王书林表示:“我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
在与王家人的攀谈中,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故事。“我们祖上是世代相传的中医,我的曾祖父王廷霖也继承了家业,为村里的人看病。”王福来说 ,曾祖父为人和善,配药、看病从来是亲自上门、不收分文。就连他离世,也是为了医好乡亲的病去东北采药,“走在了为别人治病的路上”。
家风让王献唐耳濡目染,谨遵祖训,一生不求仕途功名,醉心于学术研究。“我公公很善良,很实在。”三儿媳妇安可荇说 。上个世纪40年代,安可荇和王献唐一起生活在济南,那时候的王献唐已经是著名学者,可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就连枕头都打了好几次补丁,吃穿更是没什么要求。
“他没个架子 ,卖菜的、卖酱油的、卖火烧的,都能跟人家说上话。”安可荇回忆:有次常来卖鸡蛋的一个周没出现,他就去问,得知是家里人眼睛有了病,“说是家里没钱给看病,他回来就拿钱,给了他30块钱去看病。”
忠孝不畏艰险留下山东文脉 “讲孝敬,讲爱国,我公公一辈子做的事都是要为国家留住些东西。”安可荇感叹说:“这辈子为了国家 ,没一天想着他自己。”
抗战八年时间里,怎么保护好山东的文化古籍成为了王献唐的工作重心。1937年,济南变成危城,由于担心馆藏善本图书与文物精品落于敌手,或毁于战火,王献唐、屈万里、李义贵携带山东文物精华前往四川的“传奇”故事上演。
“过铜山,经汴郑,出武胜关,凡八日行程,三遇空袭,而抵汉口。”这是一篇文章对过程的回忆。王献唐一共有四个儿子 ,老大王振华,老二王裕华,离开家上战场的时候还在念中学。“后来他们去了四川,开始正式参加革命。”安可荇说,老大有次被抓进去,出来了老先生还要让他继续干。“革命,就是要革上命啊。”最终,他俩为革命牺牲。
老一辈的故事在王家流传,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如今这个年代,已经不需要上战场“革命”,王家人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比如耄耋之年的安可荇整理了大量王献唐的资料,尤其是他的一些文史研究著作。“这些都是他一生的成果,也算是国家的。”安可荇说。
严谨认真理愿交志同道合者 王家人严谨,这在记者的采访中深有体会。每一个细节都细心说明,反复询问是否完全明白,在他们看来,凡事需要认真。
“严谨是我们家的家风。”王书林说 。“我公公要考证一个东西,晚上睡觉放在旁边,睡着睡着再起来写,一晚上四五遍,考证一个字不知道需要考证多久,多少遍,高兴地不得了。”安可荇笑着回忆。
“我祖父曾经顶着各方压力与郭沫若进行过辩论,在学术问题上,他从不含糊。”这是王福来所言。
然而,学术上严谨的王家人对人却非常谦和。记者查阅了《王献唐师友书札》,与王献唐通信的有蔡元培、傅斯年、董作宾、陈梦家 、谢国桢、桥川时雄等国内外著名学者近300人。
“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家风影响了王家人。“刚认识王书林不久,我对王献唐的《古代货币通考》很有兴趣,去王家借齐国刀币,这秘不示人的物件,他竟然借给我。”青岛典藏拍卖有限公司王涛说,这种信任、大气让他印象深刻。“我看他是真喜欢古币,想要研究,所以就借了。”王书林说 ,如今两人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
嗜书如命几代人书籍摆满屋 在记者的采访中,王家人对书的热爱令人印象深刻。在大学路美术馆的王献唐纪念馆,除了字画外最多的就是书架上摆放的书籍。王家究竟有多少书?没有人给出答案。“这种传统应该是家风中的一种 。”王福来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里,祖父的房间有十二个大书箱,摞起来靠着墙壁很是壮观,床靠墙的一面放满了书籍,墙上是字画。
“我公公曾经说自己的书有五万车,自称‘ 嗜书如命’。”安可荇说,有了好书欣然忘食,喜不成寐,爱不忍释。爱书也影响了王福来。“每年我们到济南看望祖父,他嘴里总是吟唱着唐诗宋词。”王福来说:“而出门除了好友家 ,就是书店。”
“有一次祖父带我到大明湖,他指着湖对面的铁公祠说 ,咱们的家就在那儿,然后回身指着山东图书馆说 ,这也是我们的家 。”王福来说 ,后来他才知道,爱书的父亲将心血和生命都给了挚爱的书籍。他还清楚地记得1960年11月15日,临终的祖父将他唤到床边,说的是:“念书,念书,念书……”
王家人从小接触的教育就是读书。王书林也是如此,“不读书还干什么?”他笑着反问。“我家的书房已经全部摆满了,每次去外地别的不带,就带书回来。”他说。如今,王书林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到周末,一家四口人的娱乐活动就是读书和交流心得。
■延伸 青岛,王献唐的第二故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献唐和青岛有密切的关系。
王献唐11岁来到开埠不久的胶澳租借地,入礼贤书院,读完文科又读德文科,17岁进入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学习土木工程。
毕业后不久,王献唐便应天津《正义报》之邀赴天津,为其翻译德文小说。二十二岁时任《商务时报》、《山东日报》编辑,后来又以两报特派记者身份长驻青岛。在观海二路12号盖了自己的住所,以后又任职于山东大学(当时在青岛)。
虽然很长时间居住在济南,为山东图书馆的建设进行劳作,但青岛是王献唐的第二故乡。在王福来回忆祖父的一篇文章中,记述了1957年王献唐重回青岛的画面。“祖父很高兴地摸着我的头,然后坐在我们的床上,斜倚在折叠起来的被褥上,闭上了眼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透过祖父微闭的双眼,我似乎看到了泪花的闪动。”
王福来告诉记者,重病的祖父曾经说要在病后回到青岛,在崂山找块地盖间小屋,读书写字画画。这个愿望终于在1992年完成,王献唐的灵柩回到青岛。“祖父可以安心长眠于他喜爱的土地上了。”王福来说。
王献唐(1896~1960),字献堂,初名家驹,后改名王官,号风笙,以字行。生于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大韩家村一书香之家。
王献唐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又通典籍,兼长诗文、书画和印章。著述有《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山东古国考》、《山左先哲遗书》等50余部,逾千万字。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叶圣陶、顾颉刚、夏鼐、唐兰、张政烺等都曾撰文,称王献唐先生是山东近300年来罕见之学者。青岛大学、山东省图书馆曾在1995年、2004年、2009年三次举办“王献唐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中外学者一致认定,王献唐是中国
国学大师。文/图 记者 周晓荷(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