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中,文化家族与文化人群的多寡是衡量一个时代、一个地域文化发展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国上古六大文化区域之一的山东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齐鲁文化研究院最近推出的《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中,精选了28个文化世家,其中的琅琊诸葛氏家族和魏晋南北朝琅琊王氏家族则属于今天的青岛地区。此外还有东汉时期的公沙家族(今平度)、伏氏家族(今城阳)等。
其实,青岛文化家族的勃兴集中出现在明清时期,这与青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宋元以前的青岛地区虽然有所开发,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文化相对不够发达,知名文人寥寥。明清时期,青岛属莱州府辖地,经过100年的休养生息,明中叶后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兴盛,青岛地区的经济状况也大为改观,人口增多,教育文化逐步发展,在即墨、胶州、平度等地,新兴的文化家族陆续出现,较早的有平度官氏、即墨蓝氏、杨氏、黄氏等。清代的青岛地区经济繁荣,文教发达,成为人才密集的地区,文化家族也大量涌现,如明末清初兴起的诸城丁氏(原胶南),即墨周氏,胶州高氏、法氏,清后期兴起的胶州柯氏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化世家。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文化世家是一个地域的文化高地,其家风引领和影响着当地的社会风气。作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家族,家风则是一个家族的世德、门风,是家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和精神旗帜,更是后世子弟成长的精神环境和影响深刻的精神财富,也是其门风不坠、宗脉永隆的动力源泉。青岛地区的文化世家总体看来,有着惊人的共性,即秉承儒家文化传统,倡导耕读传家。具体来看,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一是由农而仕,耕读传家,重视教育。青岛明清时期的文化家族几乎都出身寒微,以务农耕读起家,通过前几代人刻苦读书而入仕发家,继而建学堂、设书院,延名儒教乡之子弟,诗书传家,科第绵延不绝。如即墨蓝氏原有东崖书院,工部侍郎蓝章致仕归后,“于崂山华楼之阳修筑书院,延师教蓝氏子弟读。”平度官贤归乡后于城北立太泉书院,平度子弟多受其惠。兵部尚书黄嘉善为避农耕山樵之扰,又在下书院东上三里许之石门山主峰下再造书院,故有上、下书院之称。书院的设立极大地促进了青岛地区教育的发展。
二是忠诚正直,轻财好义,讲求大节。青岛的文化家族奉行尊儒奉孔的传统美德,为人极重“忠厚”。即墨蓝田为人厚道忠义,仗义疏财。好友刘英将大量行李寄存于蓝家,到宁州赴职途中不幸全家沉没江中。蓝田立即把刘英胞弟从千里之外找来,将行李原封不动地交还。高弘图任南明礼部尚书,南京破,绝食九日而死。法寰明亡后辞职归里,聚徒授业,顺治十年胶镇营总兵海时行兵变,骂贼殉难。
三是居官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勤政爱民。即墨杨盐为官清正耿直,不媚上官,廉洁为江北第一。黄作孚登第时,正值严嵩擅权,他洁身自好,拒绝笼络,终被罢官,卸任归乡时,行李简陋,路资皆同人资助。即墨郭琇 更是骨鲠名臣,曾因三上谏疏威震朝野。
四是仁厚孝悌,尊老爱幼,家族亲睦。即墨杨良臣为人极孝悌,青年时,父卧病,昼夜奉侍,毫不懈怠,为博父亲欢心,将家产全部让予两个胞弟。国子监祭酒周如砥,年仅八岁时父母双亡,兄妹四孤由伯父母抚育成人,视如己出,伯母孙氏病忧后,周如砥疏请归治丧,衰服三年,“足不出户”。
五是积德行善,庇庥乡民,敦睦乡里。黄作孚致仕后,与乡人讲求古礼,振兴墨邑文物,乐善好施,誉满乡里。曾把二十亩田产回赠败落的吴家,并训示吴子“勤俭持家、忠厚处事,立志求进”。蓝田辞官后,古道热肠,曾捐金修扩县中儒学;大灾之年,出粮出银赈济乡邻。丁惟宁归里,曾罄囊捐金资助诸城的城堞维修,乡人敬之。即墨黄氏家族还捐出田产,创建崂山第一古刹华严寺。周如砥晚年引疾归即墨,恰遇灾年,当即出粟万斛,活人无算。
总之,青岛的文化世家虽在“宗规”、“祖训”、“家箴”等方面各具特色,但由耕读而仕宦的相同路径,使他们无不秉承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有着相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指归和价值取向,代代延续着“业儒”、“家诗书而户孝友”的家风。这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青岛地区文化的兴盛和发达,提高了青岛地区在全国的文化地位。
周潇(作者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