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岭后村8成人家打过洋工 2年赚10年收入

2014-04-13 07:50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莱西市姜山镇东岭后村党支部书记麻同第

  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两边有路灯和绿化带,周边都是2层或3层

  的小洋楼,建筑风格多偏欧式。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这条路和小洋楼上,恍惚间这像是城市一个高档物业小区,又或是市郊一个美丽的小镇,看看村口的界碑可以确定,这里就是莱西市姜山镇东岭后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民陆续出国打工,赚回第一桶金后,"打洋工"开始成为村里赚钱的主要方式,"国际化"也成了村里的特色。

  出国打工让村里富裕起来

  4月5日清晨,52岁的东岭后村村民金修良和妻子在自家开的超市内忙着整理货物,他的超市开在村委会办公室前面的十字路口,属于村里的中心繁华区,两层总计500多平米的小楼,楼上是他们家的生活区,楼下就是超市。绕墙四周都是货架,中间也有两排货架,虽然显得有些拥挤,但公用电话、冷饮、手机充值等功能齐备,属于村里的"商业综合体",来消费的村民络绎不绝,这个来买瓶酱油,那个带孩子来买零食,两口子忙得不可开交,儿子也加入到忙碌的行列,帮忙做收银员。

  同一条街上,和金修良的超市相隔50米远的地方是43岁村民王照家的农资批发部,这里是一排连在一起的3栋有些偏欧式的别墅,虽然外墙没有粉刷,但这也足以显示主人的实力,这3栋别墅里面堆满了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用品,不时有附近乡镇村民开着车来拉货。王照家忙前忙后开着单据,并且打电话联系来拉货的老顾客快点到,他当天准备带着妻子和孩子出去玩。

  "这两家都是因为出国打工赚到钱,回来翻盖了家里的老房子,并做起生意,如今都是村里的富户。"莱西市姜山镇东岭后村党支部书记麻同第告诉记者,他们俩是村里第一批出国打工的,如今村里还有很多没人住的小洋楼,多是主人仍在国外打工还没有回来,等他们赚的钱差不多,就会回来享福了。

  书记"打包票"劝走年轻人

  伴随青岛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注入,上世纪90年代初,一家名为"富国金刚钻工具有限公司"的韩资企业在莱西市姜山镇东岭后村落户,给原本贫穷的小村庄带来了机会,村里很多人都到这家工厂打工。"祖祖辈辈在家种地的村民看到每月能有四五百元的工资,都抢着去干,但当时工厂只招年轻人。"麻同第说,他那时候就是村书记了,和这个韩资企业的老板很熟,老板跟他说,之所以到中国来建厂,是因为这里的工费比韩国便宜数十倍。

  麻同第萌生了让村里年轻人出国见见世面的念头,正巧那个年代开始有了出国务工,也就是外资企业的"研修生",麻同第请韩资企业老板喝了一顿酒,这事就"搞定"了。

  1995年春天,经过这家韩资企业挑选,8个人被选中去韩国当 "研修生"。"当时有两个人就是不愿意去,两个人很犹豫,因为他们舍不得当时每月四五百元的工资,还有两个人父母不同意去,怕去国外有危险。"麻同第说,他当时做工作费了很大劲,村民心里还是很胆怯。

  "他们的工厂就在我们村里,我们怕什么?我保证,咱们出去的这8个人,要是有一个被骗,我第一个带大家去把他们的工厂封了。"麻同第的这句有些"横"的话,算是给村里的老少爷们吃了颗"定心丸"。

相关阅读

出国打工 东岭 后村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