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入
大海的鲜花寄托亲属对逝者的哀思
相关报道:高清:今年首次
海葬 739位逝者回归自然
"千顷碧波,伟哉大海;万里浩瀚,壮哉大海;逝者驾鹤,与海同在;海在魂在,千秋万代……"昨天,在八大峡码头,哀乐低回,祭文荡肠,汽笛长鸣,739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回归自然。这是青岛市今年首次海葬公祭,也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葬。
骨灰撒大海,情意留人间。亲人,从此长眠大海,有了归宿!海葬作为一种环保的殡葬方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昨天,约2600名家属参加了海葬仪式,其中包括700多位外地家属。
现场
海葬祭文催人泪下 "一路走好,心安神泰;无须牵挂,不必伤怀。真义永恒,真心永在,大海作证,绵绵长爱。长歌当哭,九天同悲,永志心间,情寄沧海……"上午8时,参加海葬的家属们怀抱亲人骨灰坛,手提盛满花瓣的花篮在码头有序列队,主持人宣读了催人泪下的海葬祭文。
在人群中,有一名外国人的身影,他陪伴在一名妇女身旁,双手紧紧抱着亲人的骨灰坛,表情凝重。听着祭文,这名姓甘的妇女流下了热泪。"身边的外国人是我的女婿,他是匈牙利人。"甘女士告诉记者,她来自广西,这次专程到青岛来送别老公。"我丈夫去年去世,他的遗言是要把骨灰撒入大海。"甘女士说,丈夫对青岛的大海有独特的感情,在上世纪90年代,丈夫曾经因公出差到青岛,当时就被这片大海深深吸引,爱上了这里。甘女士说,丈夫去世前曾再三提出,一定要把自己葬到青岛的大海,与大海相伴,家人尊重了他的遗言。因为甘女士的女儿昨天过于悲伤,身体不适,留在了宾馆,她就和女婿一起来送老公最后一程。
集体行默哀礼后,家属分5批次依次登船,鸣礼炮9响后海葬船起航。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我市在2013年海葬时首次增加了庄重的海葬公祭仪式;海葬方式有骨灰直接
撒海和放置环保祭坛两种方式。
大海从此是你的家 8时30分,海葬船正式起航,行驶了半个小时后到达了指定海域。在《
葬礼进行曲》中,工作人员将骨灰坛一个接一个缓缓沉入
海中,家属面向大海集体三鞠躬,向亲人作最后告别。"爸爸,大海从此就是你的家了,我会经常来看你的。"一名中年妇女哭泣着送别父亲。
市民陈先生已是古稀之年,他这次和老伴专程来送别父母。"我父母已经去世很久了,他们的骨灰以前存在殡仪馆里。"陈先生说,后来他与兄弟姊妹召开了家庭会议,决定将二老合葬在一起,同时参加海葬。陈先生说,他很支持海葬,已经和儿女说好了,自己百年之后,也要把骨灰撒海,与父母相伴。
记者看到,盛放骨灰的莲花盒缓缓放进大海后很快就分解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骨灰坛由可降解的陶泥制成,遇水几分钟后就能融化,寓意着逝者在水莲的陪伴下长眠大海,长久安息。另外,骨灰是经过高温焚烧的,无毒无害,入海后,海水会将骨灰送入深海,骨灰随之净化在海水中。所以,整个海葬过程不会污染海洋环境。
变化
外地参加人数增多 来自济南的郭先生昨天把父母的骨灰撒入大海,郭先生说,父母在青岛工作过十几年,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去了济南。"我还在青岛呆过几年,在这里读过小学。"郭先生说,正是与青岛的这份难解之情,他决定将父母"安身"大海,这种殡葬方式很环保。郭先生说,正如公祭祭文中提到的,"逝者可敬,海葬可贵;殡葬新风,现代气派。"
昨天的海葬现场,有不少外地亲属前来送逝者。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海葬是我市自1991年开始实行海葬以来第69次海葬,约2600人参加,骨灰撒海739具,分5批次40船进行,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随着海葬影响力的扩大,文明环保的海葬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此次海葬就有来自外省市地区的700多位家属来青岛为251位逝者送行,尤其是济南、淄博两地今年加大了海葬宣传力度,参加人数远远超过往年。此次海葬活动组织严密,事前经过了多次会商、培训、演练,增加了维护秩序人员和登船引导员,确保了海葬全程安全顺利有序。
人物
百岁老人长眠大海 "爷爷,你回家了!"昨天,在海葬现场,来自成都的李女士目送爷爷的骨灰撒入大海,完成了爷爷最后的遗愿。李女士说,她的爷爷是青岛人,在上世纪40年代时在成都安家。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李女士讲关于青岛的故事,比如青岛的大海和海鲜。"爷爷活到了100岁,春节前去世了。"李女士说,爷爷留下遗言,要把他的骨灰撒入青岛的大海。李女士说,她通过亲戚得知青岛有骨灰撒海活动,就报名参加了。"如果爷爷健在,明天就是他的生日了,愿他能在大海长眠。"李女士含泪动情地说,以后只要有时间,她就要多看看大海,见见爷爷。
调查
海葬越来越被认可 市殡葬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导致城市用地比较紧张,使得不少墓地的价格上涨不少,所以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推行海葬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海葬改变了过去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实现了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
"我父亲的骨灰一直在殡仪馆存放,这次征得家人同意,实行海葬。"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
调查显示,海葬从最初的不太被认可,到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30岁的刘女士表示,虽然现在谈身后事尚早,但她很认可海葬这种方式,自己也会选择。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老人比儿女想得开,愿意参加海葬。另外,参加海葬的逝者亲属以城市居民居多,很少能见到农村的村民。对此,工作人员表示,在农村,还是讲究入土为安,所以海葬的理念还不太被接受。
青岛紧靠大海,在蜿蜒730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大小49处海湾、60多座岛屿,是我国北方最好的海域。青岛人常年生活在海边,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魂归大海"既自然又亲切。工作人员介绍,从历年海葬的数字可以看出,社会认可度、群众参与率逐年提高。而我市的海葬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市殡仪馆成立的殡葬服务中心,受理丧属申请、签订协议,组织海葬仪式。
温馨提示
10月还将举行海葬 市殡仪馆工作人员表示,继我市今年第一次骨灰撒海活动后,预计在10月份还将举行一次。市民可以提前给逝者报名。骨灰免费撒海活动由青岛市殡葬管理所(殡仪馆)统一受理和承办。免费办理程序为:丧属在办理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时,持已被注销的死亡人员户口簿或者能体现死者系本市户籍的其他证明,以及经办人的有效证件,到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办理。青岛市海葬自1991年就开始推行,自2010年秋季开始,对青岛市居民实行免费海葬政策,并对选择海葬者每人补贴500元,对于外地居民参与海葬的,收取500元/具的费用。(摄影记者 王磊江 王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