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技能人才17.5万人 每年培养投入0.65亿

2014-04-28 09:5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张云鸿在控制室里进行制麦操作。(图由本人提供)



    企业里,什么人最值钱?高级技能人才绝对有一席之地。五一劳动节前,记者跟随市人社局走访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二厂等企业,近距离接触这些企业的技术达人们 ,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带徒弟等,直接、间接为企业创造的效益达到千万元。青岛每年用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达到0.65亿元,到2013年底,青岛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7.5万人,占到技能劳动者比重的近三成。

    技校毕业月薪过万元

    在城阳区棘洪滩的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里,中国南车首席技能专家郭锐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就在生产车间旁 ,在工作室里就能看到车间里的情况。

    “郭锐现在得奖得的也够多了,各种荣誉也很多,我们现在主要让他进行难题攻关,还有就是带徒弟。”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安丰东说。1997年,郭锐从四方机车车辆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学钳工的他毕业后就进了南车。“我毕业的时候,技术工人比较紧缺,很多人不愿上一线。”郭锐说,但是进了南车,那种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感觉就会非常强烈,尤其是2004年200公里动车组设计、实施后,用武之地更大。

    2002年时,郭锐第一次参加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就获得状元,而这样的状元连得三届,现在的郭锐,已经被“剥夺”参赛机会,因为要给新人们机会,他开始担任比赛的领队、裁判等角色。

    据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林豹介绍,核心技能人才是公司三大核心人才之一,对公司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公司的技能人才中,高级工占到70%以上,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也就在35%至40%。而公司对于高级技师,并不是捧起来看,取得高级技师资格后,必须得能胜任关键岗位才能聘任,有难活儿就交给他们。

    郭锐就负责解决了不少难活。一次南方某城市的地铁线即将开通,当时采购了一批德国的转向架,悬挂梁上的M24螺栓拆下来后,钢丝螺纹有问题,需要全部更换,而其中一个钢丝螺套取不出来,如果取不出来,其中一列车厢无法落下,而这离地铁开通仅剩三天时间。“当时甚至想到把车辆拉回原厂修理。”郭锐说,当时现场有很多专家,都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然后拍了个现场图片发给郭锐,郭锐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技能,临时制作了一个小工具,只身飞到南方,用了15分钟就解决问题。

    1997年毕业17年来,郭锐长期从事内燃机车液力传动变扭箱组装、实验,城轨铁路、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组装 、试验等工作,成为中国南车高技能领军人才:他和工艺人员经过反复实验,摸索开发研制的轴套代替了进口产品,每台车节约成本4000余元;他仅用一天时间,就按照放大倍数锉配加工出涡轮叶片,经检测完全符合图纸尺寸的要求。除了技术攻关,郭锐还把长期积累的经验无私传授给同事,他所带班组的20名工人,平均年龄仅有27岁,却有3名技师、14名高级工,平均每4天就可以完成一列长编动车组128个轴承的组装工作。作为公司特级内训师,近4年来,郭锐培养高级技师4人、技师3人,其中1人获公司级技能专家称号。

    郭锐完成各项攻关课题、改善提案562项,直接或间接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400余万元。现在,郭锐每月的工资在万元以上,再加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工资待遇已很让他满意。

    制麦能手助麦芽产量翻番

    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二厂,高高瘦瘦的张云鸿看起来有些腼腆,话不多,不过就是他,在青啤二厂扩建后,在原有设备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使厂子的麦芽产量翻番,突破4万吨。

    今年39岁的张云鸿,1994年毕业于当时的青岛食品学校(现在的青岛商务学校),学的是食品工艺专业,毕业后到了啤酒二厂从事制麦工作。“这个制麦的过程,简单说来,就像我们家里发豆芽一样,要把麦子发好,才能成为制造啤酒的原料。”青岛啤酒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总部副部长刘鸿志这样解释张云鸿的工作。

    张云鸿说,制麦这个工作一般工作半年后就能上手,但是真正要做到独当一面,得需要个四五年的时间 。张云鸿的第一个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的冠军是2010年所得,这时他从事这份工作已经16年了。青岛的职业技能大赛每两年一届,2012年的比赛,他继续夺冠。

    从2010年起,青啤二厂开始扩建。“原来的麦芽产量大概有2万吨。”张云鸿说,厂子扩建后,原有的麦芽产量不够用了,按照原来的浸麦、干燥速度,肯定不行。浸麦的过程需要热水,张云鸿就和同事一起,看厂子里哪儿有不用的热水,还能用到浸麦上的,就联系改造管道引过来,提高浸麦效率。浸麦后的干燥过程,麦层太薄,干燥效率太低,若麦层太厚,则又容易干燥不透,张云鸿又和同事们研究加大通气孔等,使得干燥的量大又能保证质量。

    现在,青啤二厂的麦芽产量已经突破4万吨,和原来相比翻了番。张云鸿已经成为酿造制麦行业高技能领军人才,他提出并参与的干燥炉筛板、干燥炉风机、干燥炉热回收系统、制麦产能模型的建立与应用、麦芽纯净化等十余个技术攻关改造项目,为企业累计节省费用达到1000万元以上,荣获青岛市技术能手、青岛市首席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诸多省市技能荣誉,年薪在10万元以上。

    年投0.65亿培养技能人才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本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青岛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金蓝领培训项目》等政策,统筹推进各类技能培训和培训资金投入制度化。每年用于技能人才培养投入0.65亿元,推动了劳动者素质就业和技能成才;采取直补企业的办法,每年投入资金700余万元,鼓励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2万余人;围绕蓝色、高端、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培训需求,扩大金蓝领培训范围,每年带动企业技术工人培训3万多人和社会化技能鉴定12万余人;实施技师工作站、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等孵化平台建设项目,已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山东省技师工作站2家、青岛市技师工作站15家。

    截至2013年底,青岛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7.5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28%,显著改善了劳动者素质结构。其中,高技能人才队伍中获得“中华技能大奖”2人,“全国技术能手”4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省市首席技师211人,省市突出贡献技师185人,省市技术能手2500人,市拔尖人才39人,市政府特殊津贴5人。 记者 刘雪莲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青岛 高技能人才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