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款理财产品没到最高预期收益 大部分只达下限

2014-06-09 08:16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6月8日,记者查询银率网数据发现,5月份共有2917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结构性产品有108款,非结构性产品有 2807款,在所有的到期产品中,有 2043款产品披露到期收益数据,到期收益披露率为70.04% 。其中,有 12款产品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所有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结构性产品,大部分只是达到了产品说明书中明示的收益下限。

  实际收益比预期收益少90%

  其中预期年收益率最高为10% ,是平安银行的私人银行专享结构类(保本挂钩ETF)资产管理类2014年06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起始日为2014年1月28日,投资期限92天。产品挂钩标的为保本挂钩ETF。该款产品将按照挂钩标的价格表现,向投资者支付浮动理财收益率为4% 至10%。该产品在到期后,最终实际年收益率为4%,仅达到其最低要求。

  平安银行的这款产品起投金额为20万元,以此来计算的话 ,如果市民投入20万元,以最高收益率计算应获利5041元,而若按最低收益率则获利2016元,收益减少了3025元,也就是60%。

  12款产品中,实际年收益率最低的为0.5% ,分别是平安银行的平安财富结构类(100%保本挂钩汇率)资产管理类2014年71期、60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分别为33日 、37日。两款产品挂钩标的为100%保本挂钩汇率。这两款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却是5%。

  对于实际年收益率仅达到预期最低收益率原因,产品详情注明:在最终观察日如果挂钩标的最终价格小于或等于其其实价格+0.0025,那么可获得5%最高年收益率,反之则获得0.5%最低年收益率。以71期产品为例,市民起投金额10万元,以预期最高收益率可获利452元,而按照实际年收益率仅获利45元,收益减少了407元,占比为90%。

  同一家银行,7款产品均获最低收益

  在12款未达到最高年收益率的产品中,有7款产品来自某国有大行。

  7款产品预期最高年收益率从6.5%到 8%不等,投资金额分别为5万、10万、20万三个档次,投资期限从33天至92天不等。产品挂钩标的为沪深300指数,本金由投资管理人100%投资于货币市场、同业存款、债券等低风险投资工具,收益部分与沪深300指数挂钩获得浮动收益。在投资期内,如观察日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大于期初沪深300指数,则到期时投资者获得最高年化收益率;如观察日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格小于或等于期初沪深300指数,则到期时投资者获得最低年化收益率。

  据该国有大行理财经理高经理介绍,看涨沪深300指数产品挂钩的是沪深300指数,总共分两大类,一类是看涨,另一类是看跌。不管市民是购买了看涨还是看跌的产品,却没有达到产品预期要求 ,也只能获得最低年收益率。同样,这两类产品必定只有一个能获得预期最高年收益率。

  “即使是最低年收益率,也比银行定存划算。”高经理说,“最低年收益率为3%,银行一年定存利率才3.3%,但理财产品时间短,最短的也就1个月,资金使用灵活。”

  据高经理介绍,有不少市民将钱分成两半,分别购买两类理财产品,这样一来,不管如何,总会有一类能获得预期最高年收益率,而年平均收益率就是3%+8% 再除以2,就是5.5%,“也比较高了”。

  “这一类产品有一定风险性,更适合能够承担一定风险的市民来投资,会有收益上的损失,但也不会特别大。如果市民不能接受的话 ,我们还会推荐其它更稳健的理财产品。”高经理说。

  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虽然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有所提高,但是市民仍需警惕收益率误区。”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认为,眼下部分市民在买理财产品,可能进入了一个认识误区,把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预期收益率”等同于“实际收益率”。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银行理财产品最终到期的实际收益率,是根据该款产品的投资类型来决定的,除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部分保本型产品也存在浮动收益,因此,预期的年化收益仅仅是依据一定市场状况计算出来的,不可能完全跟到期收益一模一样。因此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注意两方面关于收益率的问题。

  一个是要看看理财产品合同中,预期收益率是否包含了银行要扣出的手续费用,否则实际拿到手的收益率是一个未知数;另一个,要看银行给出的是预期收益率,还是最高预期收益率,若给出的是最高预期收益率,那么无论最终收益率有多高,投资者实际拿到手的收益可能不会超过该最高预期收益率。记者 王琦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